明识
míng shí明识的意思和解释
1. 透彻了解。《孔丛子·陈士义》:“非信义君子明识穷达,则不可。”
2. 高明的见识。《晋书·荀勖传》:“又尝在帝坐进饭,谓在坐人曰:‘此是劳薪所炊。’咸未之信。帝遣问膳夫,乃云:‘实用故车脚。’举世伏其明识。” 宋 曾巩 《移沧洲过阙上殿札子》:“﹝ 英宗 ﹞虽早遗天下,成功盛烈,未及宣究,而明识大略,足以克配前人之休。” 明 郎瑛 《七修类稿·义理一·羲之子昂》:“余尝观 羲之 諫 殷浩 北伐书,喜其事理通畅,深中当时之弊;劝其辑和朝廷,又见明识远略。”
3. 明理,有见识。《南史·刘穆之传》:“其妻 江嗣 女,甚明识,每禁不令往。” 宋 苏辙 《颍滨遗老传上》:“母 成国太夫人 程氏 ,亦好读书,明识过人,志节凛然。”
明识的词语分解
1.明亮(跟“暗”相对):~月。天~。灯火通~。2.明白;清楚:问~。讲~。分~。去向不~。3.公开;显露在外;不隐蔽(跟“暗”相对):~说。~令。~沟。~枪易躲,暗箭难防。4.眼力好;眼光正确;对事物现象看得清:聪~。英~。精~强干。耳聪目~。眼~手快。5.光明:弃暗投~。~人不做暗事。6.视觉:双目失~。7.懂得;了解:深~大义。不~利害。8.表明;显示:开宗~义。赋诗~志。9.明明:你~知道他不会,干吗还要为难他呀?10.次于今年、今天的:~天。~晨。~年。~春。11.朝代,公元1368—1644,朱元璋所建。先定都南京,永乐年间迁都北京。12.姓。
shí1.认得:~字。相~。2.知识:常~。学~。3.见解;辨别力:很有见~。远见卓~。zhì1.记住:博闻强~。2.标志;记号: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