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疏
zòu shū奏疏的意思和解释
◎ 奏疏 zòushū
[memorial to the throne] 奏章,递交给皇室或皇帝的备忘录
向皇帝呈交了一份长长的奏疏
1. 奏章。《宋史·朱倬传》:“每上疏,輒夙兴露告,若上帝鉴临。奏疏凡数十。” 明 徐师曾 《文体明辨序说·奏疏》:“按奏疏者,羣臣论諫之总名也。奏御之文,其名不一,故以奏疏括之也。” 清 龚自珍 《饮少宰王定九丈宅命赋诗》:“公之奏疏祕中禁,海内但见力力持朝纲。”
2. 向帝王上书言事。 宋 欧阳修 《上范司谏书》:“当时之事,岂无急於沮 延龄 论 陆贄 两事也。谓宜朝拜官而夕奏疏也。”《宋史·虞策传》:“入为吏部尚书,奏疏 徽宗 ,请均节财用。”
奏疏的词语分解
1.演奏:独~。合~。伴~。~国歌。2.发生;取得(功效等):~效。大~奇功。3.臣子对帝王陈述意见或说明事情:启~。~议。~上一本。4.姓。
1.清除阻塞使通畅;疏通:~导。~浚。2.事物之间距离远;事物的部分之间空隙大(跟“密”相对):~林。~星。3.关系远;不亲近:~远。亲~。4.不熟悉;不熟练:生~。荒~。5.疏忽:~于防范。6.空虚:志大才~。7.分散;使从密变稀:~散。仗义~财。8.姓。9.封建时代臣下向君主分条陈述事情的文字;条陈:上~。奏~。10.古书的比“注”更详细的注解;“注”的注:《十三经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