态度
tài dù态度的意思和解释
◎ 态度 tàidu
(1) [manner;bearing;how one conducts]∶人的行为、表情
形体态度。——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我不喜欢他的态度
(2) [standpiont;attitude;approach]∶对某事的观点和做法
我们必须保持坚定的态度
她处理问题的态度显然是友好的
1. 人的举止神情。《荀子·修身》:“容貌、态度、进退、趋行,由礼则雅,不由礼则夷固僻违,庸众而野。”《吕氏春秋·去尤》:“人有亡鈇者,意其邻之子,视其行步,窃鈇也;颜色,窃鈇也;言语,窃鈇也;动作态度无为而不窃鈇也。”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五:“承平时, 鄜州 田氏 作泥孩儿,名天下,态度无穷,虽京师工效之,莫能及。” 王统照 《沉思》:“她的态度自然安闲,更显出她不深思而深思的表情来。”
2. 气势;姿态。 唐 陆龟蒙 《送侯道士还太白山序》:“ 侯生 甞应举,名 彤 ,作七言诗,甚有态度。” 宋 晏几道 《浣溪沙》词:“腰自细来多态度,脸因红处转风流。”《二刻拍案惊奇》卷九:“ 凤生 只做看玩园中菊花,步来步去,卖弄着许多风流态度,不忍走回。” 丁玲 《母亲》四:“他以慷慨激昂的态度和言词,使许多人倾心佩服。”
3. 对人或事的看法在其言行中的表现。 宋 邵雍 《知人吟》:“事到急时观态度,人于危处露肝脾。” 老舍 《二马》第三段十五:“这种好歹活着的态度是最贱,最没出息的态度。”
4. 脾气,性子。 杨朔 《北线》四:“班长坏是不坏,就是爱耍态度,一说话吹胡子瞪眼的,正经事倒不管了。”
态度的近义词
◎作风zuòfēng在思想、工作和生活等方面表现出来的态度或行为;文艺家或作品的风格工作作风1.在思想、工作和生活等方面表现出来的态度或行为。茅盾《小圈圈里的人物》:“‘完全是无耻的作风!’祥师母心里骂了一句。”赵树理《实干家潘永福》...
◎立场lìchǎng对问题所持的观点、态度在划分地带的争端上采取激进的立场1.指观察事物和处理问题时所处的地位和由此所抱的态度。2.特指阶级立场。...
态度的词语分解
1.人的姿容、体态:姿~。2.事物的情状、样子:变~。状~。事~。3.一种语法范畴。多指句子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跟主语所表示的事物之间的关系,如主动、被动等。
dù1.计量长短:~量衡。2.表明物质的有关性质所达到的程度,如硬度、热度、浓度、湿度等。3.计量单位名称。a)弧或角,把圆周分为360等份所成的弧叫1度弧。1度弧所对的圆心角叫1度角。1度等于60分。b)经度或纬度,如北纬38度。c)电量,1度即1千瓦小时。d)眼镜焦度的单位,1度等于0.01米-1。4.程度:极~。知名~。透明~。高~的责任感。5.限度:劳累过~。以能熔化为~。6.章程;行为准则:法~。制~。7.哲学上指一定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界限。在这个界限内,量的增减不改变事物的质,超过这个界限,就要引起质变。8.对人对事宽容的程度:~量。气~。9.人的气质或姿态:风~。态~。10.姓。duó推测;估计:揣~。测~。~德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