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家里房子风水布局特点?中国古代是如何选房子的?看房屋审美与风水文化

风水,信与不信两类人,不太可能相互说服。风水与房子有什么关系呢?看古人如何解读?

中国人明确的讲“风水”的文献,可以追溯到郭璞著的《葬经》。首次描述了“气”的概念,说气“遇风则散”,“界水则止”。

也就是说“气”遇到风会被吹散,遇到水则停止向前运行。所谓风水,也就是对于居住环境的考察,其核心评价标准就是这个环境能否“聚气”。

01 上古时代宫室

上古先民居住的处所叫作宫室。《尔雅·释宫》说:“宫谓之室,室谓之宫。”宫、室一事,均为上古先民居住之所。建筑的本身不是目的,建筑的目的是获得建筑所形成的“空间”。古人进行室内设置的时候,考虑到了祭祀、养生、光线和卫生等问题。

古人非常重视祭祀,厨房的灶君,在夏朝就已经成了中国民间尊崇的一位大神。记述春秋时孔丘言行的《论语》中,就有“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的话。

灶神是每家都有的,一般供在厨房,古时厨房又称灶房,灶神即灶王爷,管吃饭的神,还管每个人的起心动念。小时候从腊月二十三小年开始就算过年,一直到初三。老话讲:腊八、祭灶,年下来到;闺女要花,小子要炮。

人们为了让灶君说好话,在二十三这天吃麻糖、粘糖瓜,要用塘把灶王爷的嘴粘住,为的是让他“上天言好事,下地报吉祥”。

先秦时期,祭灶位列"五祀"之一(五祀为祀灶、门、行、户、中雷五神。中雷即土神。另一说为门、井、户、灶、欣)。灶王龛大都设在灶房的北面或东面,中间供上灶王爷的神像。没有灶王龛的人家,也有将神像直接贴在墙上的。

古人注重房间布局,更重视天时地利人和。室内生活区域的设置包括生活区域的划分和空间方位讲究。再比如,皇侃疏:“奥,内也。谓室西南角。室向东南开户,西南安牖。牖内隐奥无事,恒尊者所居之处也。”

在偏东南的方向设置大门房屋的以西南隅很难被光线照射,这使整个室内显得最为幽深隐蔽。所谓“尊者”,不是指的一般的在家庭中地位高的人,而是指“祭祀”,即祖先牌位或者祭祀所用之物。

这个角落和其他生活区域相比,对光线的要求最弱,这样的安排充分利用了室内空间,对“祭祀”的注重又暗含了古人对“礼”的重视和对先人的敬重追远。

据《墨子·辞过》记载:“子墨子曰:古之民未知为宫室时,就陵阜而居,穴而处,下润湿伤民,故圣王作为宫室”;韩非在《五蠹》中说过这样一段话:“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之有巢氏。”

这两处记载分别从不同的侧面叙述了居室的功能。前者是对人类生理需要的满足;后者则提供安全需要,并且衍化为各种心理需要。这样,一间居室既是适应生理需求的栖息所,同时又成为心理上的寄托。

02 房屋与风水的演变

古人在选择定居点时,根据以往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逐渐意识到了什么样的地方才最适合自己部族今后的生存与发展,于是就有了所谓的“相地术”。如《诗经·大雅·公刘》记载:“笃公刘,既溥既长,既景乃冈,相其阴阳,观其流泉。”

诗经所描述的,就是周人祖先公刘率领民众到达目的地后,通过观察山形地貌以及水源流向等,最终决定在此建立城郭的情景。先民在定居生活中总结出的这种简单的相地术,便是最初的风水术。

先民们在漫长的生产、生活过程中,深受传统农耕文明的影响,逐步认识到天时、地利等自然环境条件与人的生产、生活乃至社会发展有着极为密切的制约关系。

在“万物皆有灵”的社会意识的导引下,天地、日月、山川、流水等都成了人们崇拜的对象,人们逐渐认识到人与自然关系融洽的重要性,也逐步确立了牢固的环境文化意识。

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宅居基址的选择。《宅经》如此说:“人之居处宜以大地山河为主,其来龙气势最大,关系人们祸福最为紧要。”由此形成了“藏风聚气”的共同心理需求。

古人风水强调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自然之间和谐、中庸、平衡,要实现此目的,唯一的方法是保持气的充盈与平衡。气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特有的概念。

中国传统文化认为,气是存在于宇宙中的运行不息且无形可见的极细微物质,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本源或本体,气的运动变化推动着宇宙万物发生、发展、变化。

风水理论认为,天地间有一股不可遏止的生气潜藏在大自然间。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把自然界的“穴”与针灸学上的人体的“穴”视为同类。风水理论中最佳的风水宝地位于山丘与流水环抱之处,因为其不但可以凝聚气,也可以避免气的流失。

03 风水是一面虚拟的“镜子”

到了明代以来,江南士人更加重视房屋的居室设计,不是仅仅为了风水,而是将日常生活空间变为展现才情与趣味的处所。

明末清初士人非常重视居室设计的和谐。以李渔为例说明,《闲情偶寄》中有专门谈及居室设计的篇章。首先,居室应与人体相称,“不则堂愈高而人愈觉其矮,地愈宽而体愈形其瘠;其次,居室的建设应因地制宜,房舍一般而言应该前卑后高,忌似平原。”

明末清初士人不以物之珍贵为尚,而以物之巧设为尚。这种观念体现出明末清初士人把常生活视为身份和修养的一种表征。李渔的家居美学的核心便是尽可能的挖掘出生活中每一件事物的审美内蕴,提升日常生活的审美意义。即便是一幅书画,李渔也要费一番思量,考虑它的位置是否适宜,能否有一种意想不到的审美效果。

风水有没有现实意义呢?在清朝,徐润生于广东香山县北岭村,少年时即随叔父徐荣村到上海,进入英商宝顺洋行当学徒,成为上海有名的“买办”,也是香山买办之一。

“风水”在他的潜在观念中有着不可磨灭的印记。《徐愚斋自叙年谱》记载了他在不同人生阶段对“风水”的不同看法。为了维护和巩固买办的经济利益,他必须维持和加强乡土社会的家族关系和乡土观念。

社会关系的强化不仅取决于经济物质的支持,而且需要通过象征体系建立起家族和乡土的认同感。象征体系包括祭祖仪式、修建族谱、建立祠堂和宗庙等象征物,还包括一系列的民间信仰。

而“风水”属于其中的民间信仰之一,它是乡土社会的集体观念,通过“共享观念”的方式,成为凝聚团体成员情感的纽带。

“风水”无形中强化了家族和乡族的社会关系,这些社会资本又进一步推动买办经济资本的积累。“风水”信仰、社会关系、经济利益组成一个互相促进,互相循环的系统。

“风水”是一面社会的“虚拟镜子”。站在国家民族的层面,在这面镜子中看到“风水”的荒谬和迷信,却恰好从反面证实“风水”观的盛行。徐润在镜中看到一个热爱家庭、热衷于公益事业的“自我”形象。其他人也在其中看到他“善长仁翁”的映象。

日月经天,江河行地,然后有风水。我国古代风水文化,有精华亦有糟粕,根本原因在于:当某种信仰被教条地固定下来的时候,失去变通的文化同时也就失去了活力,从而演成迷信。

从本质上说,风水文化的全部内容都是一定历史阶段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阐释,这些阐释虽然带有某些神秘色彩,但却是古人探索人与自然的关系的重要记录。

三秒梦三年痛 [来自黑龙江]
2022-10-14 07:23
你这么一说,我就都懂了
安娜 [来自湖北]
2022-10-13 09:10
平心静气,生活本来就是修行,修心。
有妞不泡,大逆不道 [来自广东]
2022-10-13 06:13
比我做的好。
元亨利贞 [来自辽宁]
2022-10-13 04:46
人生真的是完全无常吗?也不尽然。君不见,意气风发、神采飞扬、沾沾自喜的成功宠儿也不在少数。
顺和之家 [来自湖南]
2022-10-12 23:13
竭尽全力以后,再说“剩下的交给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