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房门口向西风水?浅谈风水学理论对园林初步设计的指导意义

引言

古语有云:“一命二运三风水”,可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风水学占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以当今科学的角度而言,其中不免存在一些封建迷信色彩,但任何事物的客观存在,都是社会发展的历史规律,如果能以平和的心态去思考和研究,定然会发现其中存在的科学性,如能加以合理利用,单就园林初步设计工作而言,笔者认为是大有裨益的。

那么,我们先看看当代一些中外学术专家对于风水学的评价

俞孔坚先生在《景观:文化、生态与感知》一书中,称风水学说为“通过对最佳空间和时间的选择,使人与大地和谐相处,并可获得最大效益、取得安宁与繁荣的艺术”。

美国著名的城市规划权威凯文·林奇在其编写的《城市意象》一书中也指出,中国风水学“是一门专家们正在谋求发展的前途无量的学问”。

一、认识了解风水学

风水学,在我国古代又称堪舆,《淮南子》中有:“堪,天道也;舆,地道也。”堪即天,舆即地,堪舆学即天地之学。引申而谈,也就是指对自然现象的观察、研究及合理的改造与利用。民间俗称为“风水”,从而也衍生出一个职业,叫“风水先生”。

实际上风水学就是地理学、地质学、天文学、气象学、环境学、建筑学、生态学以及人体生命信息学等多学科融合的一门综合科学。提纲挈领的说,其宗旨是周密地考察、了解自然环境,在顺应自然的前提下,合理地利用和改造自然,创造良好的居住与生存环境,进而达到天人合一的至善境界。

民间风水学的真正出现,据推测应该是在宋朝后开始传播的,原因也很简单,因为宋朝是一个很特殊的历史时代,可以概括为“经济富有、社会稳定、文人社会、重文轻武”等等历史标签。上到统治阶级(如宋徽宗)到平民百姓,都是如此。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也加速了风水学在民间的发展。宋以后,风水学出现了众多流派,如峦头派、理气派等为主要代表。

二、风水学的科学性

在大力提倡科学、科技的当下,风水学的科学性确实值得我们的研究。我们先来看一段风水学趣闻,相传刘伯温南游至大屿山一带,曾发感言:“奇哉大屿山,日后定可富甲天下!(注:大屿山,即香港第二大岛。)”而今事实证明了他的推断,在我们对他精湛的堪舆造诣所折服的同时,也不得不承认风水学似乎还真有点科学性在里面。

刘伯温塑像

当然,仅靠一些稗官野史,难以力证风水学中存在科学性,故此还要从现代科学的角度去理解和研究。

实例一:

很多风水书中常提到,宅门正前方不益种植大树,这种说法看似是无稽之谈,而实际则蕴含有一定的科学道理,因为我们知道,太阳光中的紫外线具有杀菌作用,是人类生存天然的保护层,然而由于高大乔木树冠的遮阴作用,会阻碍紫外线对于建筑物周围出入口小环境的保护(消毒作用),这样,对于居住者的身体健康而言,是极为不利的。

实例二:

风水学中常讲选址要选择“上风上水”的地方,但似乎这个说法比较抽象,但是可以确定的是,风与水这两个物质,与我们的生命生活息息相关。笔者在高中上地理课时,曾学过风玫瑰图和河水流向图,当然,高中时是将两张图统一在一起的,但这并不妨碍我们的思考与研究。

玫瑰图

水文图

实例三:

在北方地区,一般风水上讲究“门前不种桑,屋后不种柳”,究其原因,笔者推测理由如下:门前不种桑,因古人认为桑树同“丧”字的音,听起来不吉利,而且大门作为出入口,进进出出老碰上桑树,心里感觉肯定不好;而屋后不种柳主要是因为,过去人们都住四合院,门窗都是用纸糊的,也没有电灯,晚上风吹柳树,柳枝摇摆,人们很容易看花眼,误认为树上有人或别的什么情况,在配上树叶的声响,使人们心里感觉很不好。而在南方,一般家里都不种柏树,这些风水学的讲究,都应该属于心理学暗示的范畴,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

案例四:

明代计成所著的《园冶》巨著,开篇就先讲的是“相地”,实际包含有地理学和地质学的内容。如北京首钢拟出售厂房用做开发用地的问题上,就是因为百年钢厂的地下土质重金属超标而搁浅,土地的问题,紧密关系着人的基本生存环境,都应特别加以重视。

《园冶》

四、风水学在园林初步设计中的应用

1.考虑整体,合理布局

在园林设计中,我们要充分考虑整体的设计与各个园区的功能与整体的关系,还要结合当地地形特点、民俗风情和生活习惯等进行设计,创造出既有很高观赏价值,又兼备很强的实用功能,同时,又能与周围地理、文化环境相协调的生活环境空间。

不同于现而今的“东南西北”,风水学在表示方位上,有很多表现类型,其一,以五行的木为东,火为南,金为西,水为北,土为中;其二、以八卦的离为南,坎为北,震为东,兑为西;其三、以天干的甲乙为东,丙丁为南,庚辛为西;壬癸为北,以地支的子为北,午为南;其四,以东方为苍龙,西方为白虎,南方为朱雀,北方为玄武,或称作:“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概言之,方位原则是对自然现象的普遍认识,而顺应天道,得山川之灵气,受日月之光华,故而颐养身体,陶冶情操,地灵方出人杰等过程,都是风水学上的终极追求。

风水方位简图

仅从环境心理学和建筑心理学方面来说,把园林选址在山前,依靠高山,能起到了稳定整体布局的作用,使得该园林居住者或游览者产生稳定感。这种处理方式还应该属于心理学范畴。而在园林中设置水体,从环境学上说,水体的出现,确实能够影响并改善局部小环境,如调整空气湿度等作用,同时,在加强消防意识的今天,水体的消防作用也不容忽视。

在园林初步设计中,如能充分利用自然山水,是再好不过的,但有时实际情况不理想,那我们也可以进行二次人工改造,中国自古就有“挖湖堆山”之说,现在仍然可以古为今用,在设计中做一些人工地形和人工湖等,而且在实际施工中,挖湖堆山的使用,也使得土方工程的成本大大降低,是一种十分经济的做法。

但是也有一些园林设计,严重破坏了园林风水,例如:圆明园湖底做人工防水层的极端处理方式,把原有的自然活水变为了死水,严重破坏了其周边的小气候。

风水家深谙阴阳论,将其用之于风水学,把山称为阳,水称为阴,山南称为阳,山北称阴,水北称阳,水南称阴。于是地形要“负阴而抱阳,背山而面水”。

如果我们逆向思考,仔细研究一下故宫及颐和园的平面图,大家能否看得出其中的门道呢?

故宫平面图

颐和园平面图

2.因地制宜、随顺自然

因地制宜,即根据环境的客观性,采取适宜于自然的生活方式。《周易大壮卦》提出:“适形而止”。

例如:福州的南江滨公园就充分利用了原有的果林来改造,只对原有的地形稍加修改,便成为现在福州乃至整个福建都很有名气的公园。

福州南江滨公园

再如:如在某地修建一座公园,在选择树种配置时,则完全可以考虑使用本地乡土树种,这些树种既能体现本地的城市风貌和地域特色,又符合“适地适树”的基本原则,这也是一种顺应自然的设计态度。

因地制宜是务实思想的真实体现,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切实有效的方法,使人与建筑适宜于自然,回归自然,反朴归真,天人合一,这也正是园林设计的终极目标。

在大力提倡节约型社会的今天,因地制宜的处理方式,也是十分经济的。

3.坐北朝南,趋利避害

中国位于地球北半球,欧亚大陆东部,大部分陆地位于北回归线(北纬23度26度)以北,一年四季的阳光都由南方射入。朝南的房屋便于采取阳光。阳光对人的好处很多:一是可以取暖;二是参与人体内维生素d合成,有利于健康;三是阳光中的紫外线具有杀菌作用,可以增强人体免疫功能。

坐北朝南,不仅是为了采光,还为了避北风。中国的地势决定了其气候为季风型。冬天有西伯利亚的寒流,夏天有太平洋的凉风,一年四季风向变换不定。风水学认为,风有阴风与阳风之别,清末何光廷在《地学指正》云:“平阳原不畏风,然有阴阳之别,向东向南所受者温风、暖风,谓之阳风,则无妨。向西向北所受者凉风、寒风,谓之阴风,宜有近案遮拦,否则风吹骨寒,主家道败衰丁稀”,这里边提到要避免西北风,在园林初步设计中,可指导园林建筑的方位设定,北京的四合院,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

北京的四合院

五、风水学理论在实际设计工作中的指示

此外,当前一些大型房企,较为热衷于风水学,在园林设计中也可以适当考虑加入一些成熟化的风水学理念,从而间接地提高园林设计作品的含金量,提升产品品质。

但同时要注意的是,对于风水学理论要科学化理解,并时刻保持清醒,杜绝庸俗化,进而促进风水学理论的良性发展。

结语

风水学理论之丰富,可谓浩如烟海,此文也仅有抛砖引玉之意,希望大家都能够正确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并从中汲取营养,利用其中的科学性理论,更好地为创造人类的美好生活,而做出应有的贡献。

文/图 肖 迪

像梦一样自由 [来自江西]
2022-10-07 15:53

有道理,只是做起来难!

老铁666 [来自四川]
2022-10-06 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