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岔口的风水布局(风水三岔口怎么解释)

大年初五,俗称“破五”,一大早我们就进山。今天爬山,爬雪山,爬一个壮观的雪山。

这座山在西安驴友圈名气很大,很多人都知道:三桥峪云际寺,这里有名山,有古刹,关键这里的景色在秦岭南坡众多山峰中,尤其出众。

很多人问山里不是封控着,你们怎么能进去?这个问题不好回答,我只说你走早一些,具体你在评论区问吧,我可以回答。

导航到太平峪的三桥峪,拐入小路上,小路上的雪不多,开了一段,为安全起见,我们停下车步行到入山口,其实从这里到入山口只剩下1公里了。

从这个慈善桥过去右拐上铁桥,往老碗院子的方向走。

云际寺所在地又叫玩花山景区。这个老碗院子的台阶就是入山口,从这里就走上登山的道路。看看时间,我们8:45准时出发。

云际寺的道路分为旱路和水路,是一个o形穿越线路。从农家乐出来10分钟左右,就到了这个岔路口,很明显的标志是沟旁的大石头上写着“玩花游”三个字,旁边还注明“蚰蜒岔”。

水路的景色变化大一些,我担心路滑,计划先走旱路,但是遇到鄠邑区的朋友说问题不大,他们先走水路,于是我们同行水路。

水路比较窄,但是已经踏出了一条小路,看来过年这几天,爱爬山的朋友不少,他们在树上用雪摆的“雪龟”,活灵活现,生动传神,有才!

遇到一个小瀑布,有铁链和栈道,一点也不滑,这样的行走才有意思。又走了一段路,看着冰冻得挺厚实,但是也没有全部冻实,还可以听到潺潺的水声。

峰回路转,有一个清修的隐居地,我提示大家不要吵闹了,以免影响。我们静静地通过这个小房子,这是对清修人的尊敬。

走到沟的尽头,就是一路拔高,这段路是之字形上升,多歇歇就行。其实我们一路上来,并没有用冰爪,下山的时候再说。

这面坡有好多漆树,割完漆的树树皮裂起,树干就枯死了,秦岭禁止割漆是有道理的。

同行朋友问树根下树皮掉了是什么原因,我说这是野猪磨獠牙,我也是听别人说的,不知道对不对。

这是割漆人搭架子,在树干上砸下的楔子。

到了梁上,一看时间都12点多了,意味着我们已经走了三个多小时了,可够慢的,别人都说三个多小时都能登顶,不过慢了可以观景,不累。

梁上有个三岔路,这里是和旱路汇合的地方。旱路和水路都是往下的,上山的路向上走就对了,千万不要往下走,不然返回了就走个寂寞。

之字形的小路走不久就看到远处的圭峰山。

走过这个小小的土地庙,就到了橡山寺,这段路不长,我们走了二十多分钟。遇到咸阳的这大姐,一个人上来了,她几十个同伴还在下面的农家乐,大姐走得急急忙忙,还操心她带的臊子被吃完了,要赶紧下去。

我说她担心得有道理,一些人爬山人不行,干饭第一名。

橡山寺在一个小小的平台上,这里视野宽阔,群山在望。

我们在拍照的时候,听到了“咄咄”的砍柴声,在正殿后有位尼师正在忙活。道声阿弥陀佛,尼师热情招呼我们喝水。

尼师上演下智,给我们当导游。从云际寺到橡山寺,就是一条龙,云际寺在高处是龙尾,橡山寺在低处是龙首。

橡山寺得名两株古橡树,橡树有千年树龄,那么建寺就有千年,那两株古树就是龙的犄角。前面1400年的古松,就是龙头拐杖。

橡山寺的风水就在于四周山势。远望圭峰山就如同弥勒,紫阁峪是护法雄狮,在佛家把雄狮也当做释迦的象征。望王屋咀方向看,群山如万瓣莲花。

面对云际寺的方向,还有一处山石如同白衣观音。师父说她吃水就在那巨石之下,我说师父你福气大,天天吃观音菩萨的净水。

师父高兴,就要给我们倒水喝,我赶紧合十:不敢不敢。要知道演智师父每天要往返将近一公里担水,我可不敢沾这个便宜。

劵洞的旁边有副对联,字有些看不清,演智师父给我们指示,内容是“李峨王后泛来云外宾,幽雅香台岂是世中情”,横批“存神清福”。

师父说这个寺庙据说是李自成当时隐蔽建造的,这里的建筑和陕北的石洞很相似,都是石箍的劵洞。我进去拜拜,这个建筑都是用巨大的条石垒砌的,很是费工。出来的时候头不小心磕了一下,同伴说我心不诚。

演智师父说得高兴,拿来要说叫我们参观藏经阁,说上面的屋顶是皇宫的样式。我爬上藏经阁,首先让我惊讶的是这里竟然有完整的大藏经,其次我才看到穹顶的式样。

对建筑我不懂,不过这个设计确实精妙。

告别演智师父,我们继续向龙脊岭方向走。叫作龙脊岭名副其实,我们就是在山脊上行走,有的时候路滑些,旁边就有一道绳索供人攀爬。

过了这个小庙,就到了仙人路。仙人路几近垂直,据说有160个台阶,130米长,铸铁柱40根,铁索40丈,是明朝天启5年高谦所修。

现在这个铁索是后来修的,铁柱子没有见到,上面还有一些石柱子。台阶上有积雪,手攀脚蹬,注意安全。

途中这个铁碑,碑额上面是观音菩萨四个字,注明是天启五年造。正面碑文载”高谦等人集资修补石路,铸铁桩四十枝,打铁索四十丈,铸铁钟”等。碑背面叙”万("宛"字谐音)华山祖师大通”率众修建万华山古刹事迹及功德姓名、捐资数目等。

上面是一个送子观音的小庙,从这里看下面的景色,又不同了,看左手下面的橡山寺微微隆起,和远处的圭峰山连成一线,右手方向是紫阁峪的顶峰,势与天齐。

从观音庙的侧方木栈道过来,就是云际寺的主峰了。

这就是遗留的明代一口铁钟,上面写着“皇帝万岁,风调雨顺”。

云际寺海拔1917米,登上此峰,白云在际,故名云际寺。云际寺始建魏武之时,初名“居贤捧日寺”历代有损毁,隋代重建,距今有1400年。

传贞观年间的时候,新罗国王族高僧慈藏,率弟子十余人入终南山,在王子台坐禅三载得道,这个最高台就是王子台。唐高宗世,玄奘的著名弟子圆测先至云际寺小住,不久后又去寺15公里"闲居"一室"静志"八年,然后应邀还西明寺弘传唯识学。

我们在橡山寺待的时间太长了,1:30才开始上,现在是两点钟,就在上面休息半个小时,吃口热饭,喝口热茶。

王子台下面就是风云楼。

现在峰顶自北而南的建筑物有:送子菩萨殿、三间地藏王菩萨殿、顶部最高处的五间转角楼,由东向之风月楼(两层)、南北二厢房、西主殿组成的四合院。转角楼内有"暖阁",为户县建筑"三绝"之一,内供文殊、普贤、观音、弥勒、地藏五大菩萨像。风月楼两层,用花岗岩石条构筑,八卦石条盘顶,楼门外额刻"风月楼"三字,左右有两楹联,或以此楼为唐代建筑之遗存。

云际寺前年还有师父住山,现在没有了,大门紧闭,我们也无缘参拜。两点半,我们准时下山。

下山就快了,在橡山寺和演智师父告别后,很快就到三岔口,我们选择走旱路,这里的路平坦多了,下来的时候“一钩子一钩子”就可以滑下来,就是废屁股。

过了草坪后,路就陡些,全是之字形的小路,可见如果开始走旱路的时候,这里登山可是一个考验。

终于见到一户农家,他是老碗沟最后一户人家,卖着蜂蜜和五味子酒,价格还可以。老哥说他二十分钟就可以下到沟底农家乐了,我给我们合计了时间是四十分钟。

他家的猫咪很是缠人,在我周边围来围去,途中听到一只小松鼠直着尾巴叫着求偶,人来了也不怕,春天真的来了。

老碗沟的农家乐还是不少的,夏天来这里纳凉的人不少,但是冬季就没有人了,村子里只能看到落寞的屋舍听到嘎嘎的鸟鸣。

终于到了上山的时候我们看到水旱路分岔口。到了水泥路上的农家乐,看看手机,还不到三万步,可时间已经六点钟了。看来我们全程不到8公里。

这个农家乐前有棵中空的核桃树,主人说,上面的演智师父人心善良,给她上面都不要。

纪行四句:

破五踏雪行,雪静万山空橡山云际外,群峰一明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