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下看风水的书籍?易经是不是算命的

古往今来,凝聚着中国古圣先贤古老智慧的《易经》,曾长久地被误解为一本算命、看风水的书,让人们感觉神秘玄幻,离现实生活遥不可及。随着科技的发展,东西方文化的交融,《易经》越来越受到中外科学界、文化界的重视,西方学者称之为“一部奇妙的未来学著作”。

我们普通人学《易经》,最根本的是,改变自己的固定思维,让脑袋开窍,洞察万事万物的规律,顺应规律做事,逐渐修正自己言行,把工作和事业做得更好,生活过得更好。

从本质上来讲,《易经》是阐述关于变化之书,长期被用作“卜筮”。所谓“卜筮”,就是对未来事态的发展进行预测,而《易经》便是总结这些预测的规律理论的书。

正所谓西方有《圣经》,东方有《易经》,这部诞生于三千多年前的经典著作,被称作“群经之首、大道之源”,用六十四个卦象揭示了宇宙万事万物发展的规律。

《易经》告诉了我们这个天道规律,你按照这个规律来做,就可以趋吉避凶、趋利避害,这就是改命。

它不仅是一本用于占卜之书,更是一部具有独特思维方式的哲学著作,其中潜藏着万物变化、未来事态发展的规律。

《易经》中的每一卦,都包含了事物发展的一种规律。它不是只对应一件事情,而是对应一类事情,其中每个卦每个爻都对应了三个点,第一这个时空点好还是不好,第二你应该怎么做,第三结果怎么样。

比如乾卦,初九爻:潜龙勿用。我们说小时候刚出生,儿童时代是初九,需要蓄积精力,可是呢长大了企业刚刚开创,也是在初九,也要潜龙勿用,不要急着去做项目,而是要潜伏在那里,龙潜在水里是在找他的水,我们刚办了企业,要找到人脉、钱脉、资源,这不好像是我的水吗?比如说我们刚刚走上工作岗位,去了一个新单位,不要着急施展自己的才华,需要潜伏在那,摸清情况,熟悉环境,适应环境,这是最重要的。

这也正是《易经》的魅力,它教你从这件事推测到下一件事情,叫以类万物之情,推测出万事万物的情况。

《易经》首先是一本修身明理的书,其次才是一本预测的书。

著名作家流沙河先生,对《易经》的看法如下:

《易经》这一部书,在儒家典籍中比《诗经》还要古老。

这一部书不是某一个人作的,也不是很短的某一个历史阶段完成的,这个书是经过相当长时间的历史积累,被后人归纳起来了的,有些人管它叫算命,换个说法又叫预测。它在《诗经》以前就形成了,那么最早最早的《易经》是什么样子的呢?

最早的《易经》就是里面的经文,《易经》这部书经文只占了很少部分,绝大部分是后人在经文上面加以解释、发挥的东西,那么这些东西就有据说是周公家的、孔夫子家的。《易经》经文本身是少数,附到上面的解释说明倒还是多数,后来越附越多。越附越多以后,《易经》就越趋于迷信,越违反科学了,糟粕也就越来越多了。到今天,《易经》已经泛滥成职业化的算命了,但这绝不是《易经》经文本来的面貌。

《易经》的经文涉及社会变化、人生变化的见微知著,就是看见一点小的改变就可以推断会发生什么事情,但是这样的推断是根据社会经验和人生经验,并不是纯粹的预测。一个社会的变化可以推断的,比如这个社会是某种状态,哪儿不合理,就能够推测它以后的演变;一个人的变化也是可以推断的,比如这个人是某种性格、某种作风,就能够推断他的命运。但是这个和算命不同。

那么我来讲这个《易经》,绝不参合现在很流行的所谓预测学,因为我是读书人,我只讲儒家的典籍、经典。那么《易经》,我就只讲经文,这种经文就叫“周易古经”,就是最古的《易经》的经文,在整个《易经》中间只占少数部分,但它是最早形成的,就是这个!

这些东西看来并无神秘主义,也没有迷信,完全是描述了某一个状态,然后去推断,这样发展下去,会发生凶或吉,好或差,有没有危险这是我们可以观察到的,不涉及迷信,也不是算命。

举个例子来说:商朝纣王的时候,有一次纣王下了个命令,让把象牙给他做成餐具。他的叔父箕子听说了就叹息,说纣王有了象牙的餐具以后,一定就会大吃大喝,大吃大喝必然会喝很多酒,喝了酒自然会误很多事,推断出他这样做将来要导致亡国。这就叫见微,看到的只是一小点,象牙餐具;知著,知道将来会发生什么大事,这种我们是凭人生经验来的。

《易经》的经文中间是很有趣的,我发觉《易经》的全部是从民间来的,不是某一个士大夫、知识分子做的。民间的有些人把经文,最早是当成口诀那样念的。为什么要把它当成口诀,有时候还有韵,是便于讲解,便于记忆,便于记忆他口头就可以说。经文几乎是来自生活,包括社会生活和劳动生活,全部是日常经验,这不是某一个士大夫、知识分子写得出来的。

它不像诗,诗中间有优美的词句,它不是优美,它纯粹就是土得掉渣的——从人生总结的某些经验,社会演变,人类习俗,某些模式,都是非常之现实的。这些东西记录下来就是经文,我要讲的就是这个部分,就是《易经》这部书最早的形态,就是这样的。

所以《易经》这本书,这些条文,最初不是拿来算命的,是把人生的六十四种境况、遭遇,一一给我们指导。也就是那一个时代的生活指导,教我们怎么做。

曾仕强教授谈《易经》智慧,曾经有如下的回答:

1、《易经》是什么?

《易经》是中华文化的总源头,诸子百家的开始,群经之首。它广大精微,无所不包。

《易经》是什么,这种问题大概只有中国人听得懂,外国人不太喜欢这样的问题,因为这种问题的答案不管怎么说都对,但是怎么说都只是说对一部分,不可能全对,因为《易经》太大了,“其大无外,其小无内”。

《易经》又因周密,周祥,而且是周流不停、往复循环、生生不息,故又有《周易》之称。

2、《易经》是怎样完成的?

《易经》成书所经历的时间非常长,按照一般的说法,叫作“人更三圣,世历三古”。

第一位是伏羲,创造了八卦;第二位是周文王和周公父子,他们一家人算作一位,创造了六十四卦;第三位我们大家更为熟悉,就是孔子,他作了《十翼》,也称《易传》。

伏羲在上古,周文王在中古,而孔子在近古,或者叫下古。可见《易经》是我国古圣先贤集体创作的成果。

3、《易经》是怎样开始的?

在人类还没有进入农业社会的时候,环境既单纯又自然,人心也相对地简单而纯洁。人们靠打鱼、狩猎过日子。当时最怕就是半路上碰到天气骤变,来不及躲避,这样很可能连命都没有了。

所以很多人问伏羲:明天要出去,天气会怎么样?伏羲替当时的人民,化解了很大的问题,得到了人民的信赖,伏羲可以说是全人类、全世界第一座气象台的台长。

他根据人们的需要,以图像代表天气。慢慢地把气象预报逐渐扩大,推出不同的图像(卦象),就变成了我们一直到今天都很熟悉的八卦。

4、《易经》是什么样的学问?

《易经》是“天人合一”的学问,真正有助于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是协助我们做好“精准定位”的学问,能达成“新旧接轨,中西定位”的目标;是“未来变化”的学问,告诉我们把定位和时间的变迁因素一并考虑;是“趋吉避凶”的学问,使我们能明白是非,做好正确的选择;是“以德为本”的学问,提升道德修养可以改变我们的命运;也是“永续经营”的学问,指导我们宇宙人生都应该生生不息,继旧开新。

5、《易经》是天人之学吗?

世界上好像只有我们中华民族很喜欢讲天人合一。我们又把《易经》称为天人之学,这是什么道理?当人类语言不成熟,文字还没有出现的时候,我们对外界也是很好奇的,很想了解它到底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老天是不说话的,但是它会把现象显示给大家——叫做“天垂象”,让每一个人去领悟。

《易经·系辞》:天垂象,见吉凶,圣人像之。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不管是天垂象,圣人像之,还是河图洛书由天而降,圣人去模仿它,想出其中的道理,再告诉人们如何行事。这不都是天人合一吗,这不都是天人之学吗?

6、《易经》和现代科学的关系是什么?

大家都知道,0101构成了浩瀚无穷的互联网络。其实我们老祖宗七千年前就讲了:一阴一阳就产生宇宙万象。这两句话是一模一样的,只是用词不一样而已,天底下本来就是阴阳、阴阳。

《易经》是完全根据自然发展出来的一套系统,中国人所讲的道理都是从自然中开发出来的,我们一切向自然学习,以自然为师。

一切事物的好与坏、对与错,都要用是否符合自然这一标准来检验,科学更是如此,这样才能使科学创善,更好地为人类造福。

7、《易经》真的能趋吉避凶吗?

什么叫作吉凶?吉凶跟利害是不一样的,我们讲惯了吉利,以为吉就是利,凶就是害,其实不是。

《易经》里面所讲的吉凶的意思是:你如果按照《易经》的道理去做,那就是吉,因为你一定会有所得;你如果不按照《易经》的道理去做,那就是凶,因为即使你有所得,也一定守不住。

换句话说,能否趋吉避凶,关键看你是否按照易经的道理去做人做事。自己凭良心、立功心,凡事求合理,自然会有所得而实现趋吉避凶。

8、现代人学《易经》有什么实际意义?

现代人学《易经》有很多的实际用处,现主要归纳以下三点。

第一点:《易经》可以纠正我们很多似是而非的观念。

第二点:《易经》有神秘性,也有道德性。自然科学跟人伦道德合起来才能够表示整体的《易经》,如果读《易经》最后读不出“道德”,那你是白读的。

第三点:21世纪全球化是必然的趋势,《易经》求同存异的思想是实现全球化的必然之路。

9、学习《易经》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研修易学,可以有不同的目的。但是《易经》真正的功能,是改变我们自己的命运。方法十分简便,就是以自己的心,来改变自己的行为态度。也可以说,用心选择合乎自己需求的人生途径。简单一句话,用心变易,所以叫“心易”。

依据占卜的结果和《易经》所说的道理,来合理变易自己的言行态度。用心改变自己的行为,提升自己的品德修养,进而就能改变自己的命运。这才是《易经》的最大功用。

懂得《易经》的易理之后,等同于知天命,懂得了应变之道,不会犯大过失,自然也没有什么疑惑需要占卜命运了。

换句话说,把《易经》用在日常的各个方面,让我们为人处世圆满,生活幸福,工作愉快,人际关系良好,才是真正的懂《易经》的人。

我的恩师悟真子度师明确指出:《易经》不是用来算命的!

伏羲真人当年从无极中判阴阳,画六十四卦,周文王进而演三百八十四爻,孔子由此又整理出十翼。几千年来学者踊跃,各家所诠层出不穷,但能深入《易经》的,可谓少之又少。

伏羲真人有意把六十四卦起于上经的“乾卦”,终于下经的“未济”,是有甚深密意的。至圣孔子在《说卦》中,其实已有所指,就是这句:“数往者顺,知来者逆,是故《易》,逆数也。”

古人用《易》来决疑,来格物,来穷理,先天之气贯通,所以六十四卦是成系统的,每个卦都有独特平等的作用,也就是吾道一以贯之。后来人用《易》来算命,来断吉凶,看富贵穷通,想自己的想的多,先天之根渐失,六十四卦也就被逐个剥离,人事物越具体,各种猜算越来越扑朔迷离,真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任你怎么算,蒙蔽了天真,结果自然落于后天的“未济”。

其实你算那些又有什么用?富贵穷通又有多大意义?一部《易经》从“元、亨、利、贞”的乾德,从“时御六龙”的乾卦,演到“小狐狸成了落汤鸡”的未济,才是真的遗憾,真的可惜啊!而易经的秘,正是从“未济”开始的。《易》,逆数也!文王的三百八十四爻,每一爻所诉说的,都是一个人落入后天后的严酷境地,现实际遇和真实写照,无论是阴爻得位还是阳爻失位,还是当位,只要顺着走下去,都无法阻止最后要面见代表轮回之主的“未济”。

《易经》真的是用来算命的吗?很多人最初接触易经可能就是为了算命,这第一次接触《易经》,就像“十有五而有志于学”,但很多人得到一些似是而非的答案也就放弃了,继续走下去,到了“三十而立”,你才明白人的命不用算,算它干什么?

命都是自己造的,《易经》中的“乾、坤、离、震、巽、坎、艮、兑”,每一个卦都是立志立心的良师益友,一个人的人生观、世界观、道德观、感情观、价值观一旦确立,命相格局就在稳坐其中,你还算它干什么?存什么心就是什么命,谁也改不了,自己最清楚。自己不清楚的有没有,应该说有,五观端正目标明确,但过程中出现了事与愿违,挫折和磨难,出现了踟蹰和疑虑,这时候就到了“四十而不惑”,《易经》的作用开始发挥了,古人学易卜卦,不是用来算命,是为了决疑,就是立足当下,审时度势,解决问题,指明方向。懂得了这个,就很容易甄别时下的各种与易有关的人和事。

人生的决疑,一个接一个,小到个人家庭,大到社会国家,刚弄懂一个,又来几个,解决了现在的,还有历史上未决,所以要到了“五十而知天命”,才能告一段落,人生到了五十之后,才是年富力强的开始,是九五,还是六五,开始清清楚楚,过去种种,挥手兹去,回过头和三爻中当初确立的五观一对照,心有灵犀,而知天命,方知天道最公,因果不爽,人生的快乐莫过于此!

转眼到了“六十而耳顺”,《易经》六爻的演绎也到了上九、上六,人生最怕老来苦,老来的苦才是真苦,因为六爻的变化到了穷尽,终其一生他(她)将落在悔恨的格局。所谓不见棺材不掉泪,再回头来看初爻、二爻、特别是三十而立的三爻,已经于事无补,又有什么用,人生的悔恨交加莫过于此啊!而那些经历了三爻、四爻、五爻的风风雨雨,一路坚定走来的人,此时却大相径庭,老而弥坚,越活越精彩,他们好像在六爻最顶端的隐士一样淡定,看那看不见的东西,听那听不见的声音,耳顺,心顺,事顺,路也越来越宽越来越顺,这是出离轮回前的征兆啊!耳顺多么吉祥。“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伏羲文王八卦只演绎了六爻,六爻之外的“从心所欲”是指已经脱离了六道轮回的圣人,“不逾矩”是说执两用中,采取中庸之道。易经告诉了我们这个,你还用它去算命吗?

现在流传的八八六十四卦的《易经》的“易理象数占”确实可以用来算命预测,但伏羲真人当年外观天地万物,内观五脏六腑七窍八卦九宫,初画阴阳二爻(二进位制),剖析宇宙万象,演成八卦时,并不是方便法门,而是为了引导后来人修身养性,通过改变德性来改变自己的命运啊!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后批评指正,提出意见,注意文明上网,依法守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