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台哪里有看风水的?淄博市张店区乔庄社区

张店区:乔庄村

体育场街道办事处乔庄村,位于华光路东首,宝沣路以西。乔庄村始建于元朝。初由乔姓立村,故曰“乔庄”。尔后有殷、张、潘、宋等姓氏徙迁定居。他们祖祖辈辈生息繁衍在这片热土上,迄今已有 700 多年的历史。

乔庄无乔姓

乔庄村元朝立村时,乔姓曾是占主导地位的村中望族。在清乾隆年间,乔庄修奶奶庙的捐款记录石碑上,乔姓的名字最多。这说明 200 多年前,乔姓仍在兴旺发达时期。但近百年来,却无人记得乔庄有乔姓居住。60 年前,在乔庄村北还能见到乔家的坟墓。其坟头从曹村山顺山势向西南延伸,每相隔半里余就有两个坟堆,一直葬到奶奶庙后。坟头较高大,立于耕地中。可见乔姓当年业大地多。曾几何时,堂堂的乔姓大户,为何败落无人?对此,村中老人有着一致的说法。传说 200 多年前,乔姓村民得罪了一个看风水的南方蛮子。此人居心叵测,小肚鸡肠。但对人多势重的乔家又奈何不得,只好忌恨心中。他看到乔家墓地排列,从曹村山一溜排下来,占据了难得的风水宝地时,便心生歹意。他要实施其恶毒计划。首先,假装和好,主动与乔家搭讪往来凑近乎,进而又甜言蜜语地对几位德高望重的乔姓老人说:“如果你们在乔庄村北头盖一座奶奶庙,厚积阴德,晚辈定会出大官。到那时,乔家将成为名副其实的名门望族。”几位长者一听,正中下怀,便慷慨解囊,集资建庙。年余时间,奶奶庙竣工。可是后来,不但不见乔姓出官,而且人丁逐渐减员,家境开始败落。数十年后, 曾经的大家族,只剩寥寥几户,生活也变得穷困潦倒。乔家的变化之大,全村人都百思不得其解。是后来的一位风水相师,破解了乔家的衰败之谜。他说:“乔家的墓地风水选址的确很好,可惜盖上了奶奶庙,把风水给截断了。乔家捐款修庙,这是掘穴自埋呀。”此话传到乔家人耳朵后,才知道上了南蛮子的当,深知当年捐资修庙是一种愧对祖宗的荒唐事,深感内疚,自觉无颜继续留居祖先所立之庄——乔庄,便悄然迁徙异地他乡。

“恩荣”牌坊

新中国成立前,乔庄是一个多姓的村庄,族脉较大的有张、王、刘、赵、宋、殷、潘等。那时,流动人口少。南张氏在众多的族人中占 50%,是名门望族。1955 年以前出生的人,大都记得在张店十字街(今西二路与美食街交汇处)东面,横跨东西大街矗立着一座青条石结构的牌坊。百姓称其为进士坊。此坊是 400 年前,朝廷下旨为乔庄人所建造的。远在 1599 年(明万历二十七年),万历皇帝为表彰壬辰进士张笃敬及其父张芝两代人效忠国家,勤于政事,旨令济南府新城县为其而建“恩荣” 牌坊。旧时,张店十字街是当年济青老路的要冲,也是桓台、博兴去淄川、博山的南北通衢。南来北往的路人,至此无不驻足仰视。人们在羡慕张氏荣耀,议论高超建筑艺术的同时,更多的是猜测巨大的石梁、石匾及坊顶是怎么安上去的。传说,当年施工时,基础立柱竖好后,工匠们面对丈余长、重达上万斤的石梁和几千斤重的石匾等,想把它们安到一丈五尺高的石柱上去,犯了大难。几天下来围着躺在工地上的石梁、石匾转来转去,绞尽脑汁,仍束手无策,后悔当初不该揽下这棘手的活。张榜纳策,没有回应;重金谢仪,亦无人问津。由于工期日紧,只好面禀主人,有退却之意。是日,主人会同乡绅、工匠现场议事,均无良策。无意间瞥见离坊址不远处席地坐一老翁,皓首白须,卓然若仙,曾似相识。他手把尺数长须,眼望地上蜣螂滚球。众人甚奇。主人趋前施礼,请教上梁之策。老者目移主人,慢慢将捋须之手由胸间自下而上移向额头,扪额而言:“吾将是土埋头顶之人,恕无力相助。”主人听此言,大失所望,愁绪顿增。转眼间,老者不知去向。主人低头见地上蜣螂,仍奋力推着粪球,缓缓滚动上坡。细想老者“土埋头顶”之语,如醍醐灌顶,茅塞顿开,即令工匠围柱筑土,兼延缓坡。待土及柱顶,推拉拔撬,将石梁顺坡滚木上移,轻松到位。如法炮制,坊上所有大石料,各安其所。然后,撤去筑土,建坊告竣。后遍寻髯翁致谢,无人知晓。族人疑是始祖现身施教,忙制祭礼拜。此事被后人广为流传,此情还成就了不少建筑大师。据说,北京紫禁城里的许多建筑,也采用了该项技术。该坊于 1964 年被拆除。

张氏祠堂

旧时,在乔庄村的中心位置、相邻的两条东西大街之间,前后坐落着两处祠堂,俗称北家庙、南家庙。北家庙修建于 1740 年至 1773 年,临街坐北朝南三间主大厅,长约三丈六尺,宽约二丈四尺,主大厅前廊檐宽约六尺。前面是立于高约二尺有余的台基之上的木雕花格墙,与立于厅前、厅内的四梁八柱,均敷以砖红色油漆。两山墙及后墙系青条石与青砖结构,青瓦盖顶,飞檐走兽,建造精巧,显示着张氏家族在当时的显赫地位。主大厅东端有两间小北屋,院内有三间东屋、三间南屋。庭院的大门 在主大厅西端,隔西墙朝北。大门框的上方挂一横匾,上书“张氏先祠”四个大字。进大门东墙外,有东西宽约丈许的过道。过道墙上有拴马桩,下面有上马石。顺过道南进,东墙中端有小门东通院内。主大厅迎门而立的神台上,摆放着一个精致的神主楼子,里边供奉着始祖的牌位。供奉历代显达、先贤神位的神主楼子,则列于其后延至左右。新中国成立后,该庙成为公用,东屋当做供销社,大厅做了电磨房,20 世纪 70 年代拆除。南家庙较之北家庙修建略晚,约在 1821 年至 1850 年。其规模比北家庙宏伟,占地面积也大。主大厅建筑格局与北家庙大厅相似,大厅东西两端各建有两间小北屋。大厅前台基下东西各有三间厢房,均系一门两窗式样。东西厢房北窗前,对称各有一 株古柏,胸围六尺许,高不可测,蟠根显露互错,鳞干劲挺参天,虬枝交柯,浓荫蔽日。连接东西厢房南山墙,由墙隔成南北两院,门留正中,南院有西屋三间、南屋五间,西南角为厕所,东南角里缩,面南建有雄伟壮观的传统式大门。进大门影壁(即东屋南山墙)前,栽有一株木芙蓉,胸围尺许,华冠粉绿相映,悦目怡神。每逢族中有大事,均由族长召集各支系尊长,共议于祠。每年的寒食节、农历十月初一,各支系尊长亦率领宗亲前来家庙祭拜祖先,这也是氏族中每年的盛事。新中国成立初,南家庙于 1950 年改建为学校;20 世纪 70 年代至 80 年代分次拆除。

南张老墓田

南张氏家族最早的茔田,建在张店故镇东北向 3 里许的玉沟崖(今共青团东路与东一路北首交汇处以北的市公共汽车公司处)。始祖讳荣公仙逝后长眠于此,后人称为始祖茔。至四世又择吉地(今金晶大道与潘南路交汇处西南边)建茔,成四世茔,面积较大,但坟墓不多。自六世祖笃敬公辞世,又于乔庄北建茔(1958 年被整个张店钢铁厂占用),俗称张家老墓田。此茔占地约 350 余亩,四周建有围墙,西边围墙中间建有青条石质牌坊式大门。大门上额刻有“地宫阴庐”四个大字,左右均有落款。两边石柱上亦刻有对联,可惜无人记得其内容。茔田里,墓碑林立,墓群错落;参天蔽日的松柏荫荫森森,庇护着列祖列宗的阴宅,庄严肃穆,堪称当时新城县境内最大最气派的墓田之一。在茔田的西南角建有房屋,并备有齐全的生活用具,还划出墓田地数亩,用以保障看护茔田之人的生活。后来,随着家族的日益壮大,族人逐渐扩展到异地开辟新的生活区域,各聚散地支系又就近另立分支茔田。但他们并不忘根。每年的寒食节、十月初一,远近各支系的尊长们都率其支系代表到老墓田上坟祭祖,并且当成一件大事、盛事去做。20 世纪 30 年代至 40 年代,茔田中的树木毁于日寇魔爪。1958 年,政府筹建张店钢铁厂,全部占用了该墓田。各支系分别将自己的近支祖先迁移,老墓田不复存在。(罗光洲 孙传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