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蝎座2023年运势属羊?戈壁熊濒临灭绝的原因

海外网北京3月1日电(严冰 黄松林)今天从中国林科院森环森保所获悉,日前,蒙古国戈壁熊保护技术援助项目中方专家组利用DNA技术,开展种群数量研究,发现戈壁熊数量已增至49只。这一结果充分说明,自2013年以来,中蒙两国戈壁熊保护技术合作成效十分显著,戈壁熊种群数量至少增长一倍。

近一年来,中方项目组遗传学专家对采自蒙古国大戈壁保护区A区——戈壁熊分布区补食点的毛发样品,共计1007份开展了基于非损伤性DNA技术的戈壁熊种群数量研究。通过对毛发样品DNA提取和质量检测共成功鉴定出702个样品,包括戈壁熊样品671份,人16份,狐7份,狼或狗1份,骆驼1份,羊1份。在完成物种鉴定的671份戈壁熊DNA基础上,利用筛选的微卫星DNA特异性引物和性别鉴定引物,开展了戈壁熊的物种鉴定、个体识别和性别鉴定研究。目前,已成功鉴定出49只戈壁熊个体。2018年,在蒙古国戈壁熊保护技术援助项目启动前,戈壁熊数量被广泛认为仅有23只。

截止目前,项目主要工作包括戈壁熊及伴生动物多样性监测研究、生境质量评价及栖息地模型构建、地理信息系统构建、主要食源植物种群动态和生物量变化研究、栖息地主要植物资源研究、戈壁熊种群数量研究等已完成三分之二,中方援助物资已全部到位。同时,为增加戈壁熊栖息地连通性和种群间的基因交流,在戈壁熊分布的3个绿洲适当增加14处补食点和6处人工水源地。

项目第一负责人中国林科院副院长肖文发研究员介绍说,这是中国政府第一个野生动物保护技术援外项目,意味着在野生动物保护领域开始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项目启动三年多来,中方共派出技术专家组9批次,累计超过60人次,年人均在蒙工作时长超过2个月;两次在北京实地培训蒙方各层级野生动物保护科技和管理人员29人次,每次15天;如期将越野汽车、摩托车、笔记本电脑、红外自动相机、自动气象站、GPS、卫星电话、帐篷、睡袋等援助物资运抵大戈壁保护区A区并投入使用。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对项目实施造成了严重影响,自2020年1月起,中方专家无法按期赴蒙开展野外工作。商务部、国家林草局、我驻蒙使馆一直高度关注项目进展情况,为克服疫情影响,保障项目实施给予了大力支持。中蒙双方项目团队一直保持密切沟通及通力协作,采取灵活机动策略,中方技术指导和培训改由线上进行,部分野外工作由蒙方同仁代为实施,野外数据采集工作按部就班,把疫情影响降到了最低。

项目执行负责人、中国林科院森环森保所副所长金崑研究员表示:在严峻的疫情形势下,中方团队一次次克服困难,按期将项目的全部援助物资、设施、设备交付大戈壁保护区A区并投入使用。特别是如期完成3处野外绿洲活动板房建设,保障了野外监测和巡护工作的基本需要;将60吨补食食料,保质、保量,分批、按期交付蒙方,及时用于对戈壁熊进行野外补食,确保了冬眠前后野外食物匮乏期间戈壁熊种群的生存安全。

蒙古国自然环境与旅游部官员及蒙方合作专家多次表示,中国政府援蒙戈壁熊保护力度最大,蒙方对中方真诚、务实的帮助深表感谢。2022年2月21日,蒙古国总统接见了本项目蒙方合作科学家团队首席专家、蒙古国科学院阿木古朗研究员和大戈壁保护区A区管理局局长巴雅尔巴图,了解项目的最新进展,提出要将戈壁熊保护作为国家战略。

戈壁熊被誉为蒙古国“国熊”,是棕熊的一个亚种和全球唯一生存于沙漠戈壁地区的熊类,目前仅分布于面积4.5万平方公里,地跨戈壁阿尔泰省和巴彦洪戈尔省的蒙古国大戈壁保护区A区(与我国新疆伊吾县、甘肃肃北县、内蒙古额济纳旗接壤)。由于其数量过少,种群极度濒危,面临着物种灭绝的高度风险,蒙古国政府多次商请我国提供保护援助。2013年10月25日,戈壁熊保护合作被列入中蒙两国政府总理签署的《战略伙伴关系中长期发展纲要》。此后,中蒙双方就此开展了野外考察、可行性研究、反复磋商等一系列准备工作。2018年4月18日,中蒙两国政府正式签订戈壁熊保护技术援助项目实施协议,由中方无偿提供资金在蒙古国大戈壁保护区A区开展为期3年的戈壁熊保护技术援助项目。依照程序,商务部确定该项目由中国林科院森环森保所承担。受新冠疫情影响,该项目将延期至2023年8月。

(供图:薛亚东)

来源: 海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