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气
guǐ qì鬼气的意思和解释
亦作“ 鬼炁 ”。1.旧时谓人疾病死亡,常因一种邪气侵袭所致,称之为鬼气。 南朝 梁 陶弘景 《真诰·协昌期二》:“鬼炁之侵入,常依地而逆上耳。”《南史·张嗣伯传》:“尸注者,鬼气伏而未起,故令人沉滞。”《云笈七籤》卷二八:“养育群生,整理鬼气。”
2. 鬼怪的邪气。 宋 洪迈 《夷坚丙志·黄法师醮》:“ 黄 虑鬼气伤儿神,乃布气吹其面,取汤一桮,令饮即醒。”
3. 指带有鬼怪的气氛或精神状态。 鲁迅 《书信集·致萧军萧红》:“至于老 王婆 ,我却不觉得怎么鬼气,这样的人物,南方的乡下也有的。” 鲁迅 《且介亭杂文末编·女吊》:“但倘被父母所知,往往不免挨一顿竹篠,一以罚其带有鬼气,二以贺其没有跌死。”
4. 恶人之气焰。 清 何绍基 《沪上杂事》诗:“愁风闷雨人无寐,海国平分鬼气多。”此指外国侵略者气焰。
5. 不能告人的隐私,亏心事。 马烽 《张初元的故事》:“他肚子里有鬼气,自己先就心虚。”
鬼气的词语分解
1.迷信的人认为人死后的灵魂叫鬼。2.不可告人的打算或勾当:捣~。~~祟祟。3.称有不良嗜好或行为的人(含轻蔑意):酒~。烟~。4.指小孩机灵:这孩子真~!。小~。5.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1.没有一定的形状、体积,能自由散布的物体:~体。2.呼吸:没~了。~厥。~促。~息。一~呵成。3.自然界寒、暧、阴、晴等现象:~候。~温。~象。4.鼻子闻到的味:~味。臭~。5.人的精神状态:~概。~节。~魄。~派。~馁。6.怒,或使人发怒:不要~我了。~恼。~盛(shèng)。忍~吞声。7.欺压:受~。8.中医指能使人体器官发挥机能的动力:~功。~血。~虚。9.中医指某种症象:痰~。湿~。10.景象:和~。~氛。~韵(文章或书法绘画的意境或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