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火
yī huǒ一火的意思和解释
【 】
1. 一点灯光或火光。 唐 项斯 《江村夜泊》诗:“几家深树里,一火夜渔归。” 元 揭徯斯 《小孤山次韵》:“天昏一火明山半,石底犹疑有雷电。”
2. 一把火。 唐 吴融 《废宅》诗:“不独凄凉眼前事, 咸阳 一火便成原。” 郭沫若 《虎符》第四幕:“把这叛徒家里的人斩尽杀绝,把这叛徒的住宅一火而焚!”
3. 古时兵制,十人为一火。《新唐书·兵志》:“十人为火,火有长。”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驾诣青城斋宫》:“诸军有紫巾緋衣素队约千餘人罗布郊野,每队军乐一火。”
4. 同“ 一伙 ”。指若干人结合成的一群。《旧唐书·僖宗纪》:“若诸军全捕得一火草贼,数至三百人已上者,超授将军。”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十二月》:“自入此月,即有贫者三数人为一火,装妇人神鬼,敲锣击鼓,巡门乞钱。” 元 关汉卿 《单刀会》第二折:“他矁一矁漫天尘土桥先断,喝一声拍岸惊涛水逆流,那一火怎肯干休!”
【 】
一火的词语分解
1.最小的正整数。见〖数字〗。2.表示同一:咱们是~家人。你们~路走。这不是~码事。3.表示另一:番茄~名西红柿。4.表示整个;全:~冬。~生。~路平安。~屋子人。~身的汗。5.表示专一:~心~意。6.表示动作是一次,或表示动作是短暂的,或表示动作是试试的。a)用在重叠的动词(多为单音)中间:歇~歇。笑~笑。让我闻~闻。b)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笑~声。看~眼。让我们商量~下。7.用在动词或动量词前面,表示先做某个动作(下文说明动作结果):~跳跳了过去。~脚把它踢开。他在旁边~站,再也不说什么。8.与“就”配合,表示两个动作紧接着发生:~请就来。~说就明白了。9.一旦;一经:~失足成千古恨。10.“一”字单用或在一词一句末尾念阴平,如“十一、一一得一”,在去声字前念阳平,如“一半、一共”,在阴平、阳平、上声字前念去声,如“一天、一年、一点”。本词典为简便起见,条目中的“一”字,都注阴平。11.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作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见〖工尺〗。
1.燃烧,物质燃烧时所发出的光和焰:~力。~烛。~源。~焰。烟~。~中取栗(喻为别人冒险出力,而自己吃亏上当,毫无所获)。2.紧急:~速。十万~急。3.指枪炮弹药等:~药。~炮。4.发怒,怒气:~暴。~性。5.中医指发炎、红肿、烦躁等的病因:肝~。毒~攻心。6.形容红色的:~红。~腿。7.古代军队组织,一火十个人。8.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