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
běn lái本来的意思和解释
◎ 本来 běnlái
(1) [from the beginning]∶从一开始
(2) [originally]∶向来,原来
(3) [at first]∶原先;先前
(4) [of course]∶理所当然
1. 原来,向来。 三国 魏 曹操 《选举令》:“事本来臺郎统之,令史不行知也。” 唐 白居易 《白发》诗:“况我今四十,本来形貌羸。” 宋 陆游 《题梁山军瑞丰亭》诗:“本来无事只畏扰,扰者才吏非庸人。”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中:“然知行之体,本来如是,非以己意抑扬其间。” 杨朔 《京城漫记》:“这地方在 北京 南城角,本来是京城有名的风景区。”
2. 指人本有的心性。《醒世姻缘传》第二一回:“你去走一遭,回来也误不了你的正果。但不可迷失了本来,堕入轮迴之内。” 黄人 《<小说林>发刊词》:“心理之辟,尤在昧厥本来。”
3. 谓本有心性没有泯灭。 唐 寒山 《诗》之二七七:“万机俱泯迹,方识本来人。”
本来的近义词
◎从来cónglái向来,一向——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前面,表示动作、行为或情况从过去到现在一直是那样从来如此1.亦作“从徠”。来路;由来;来源。《逸周书·大武》:“五虞:一鼓走疑,二备从来,三佐车举旗,四采虞人谋,五后动捻之。”朱右曾注:“备从来,...
◎其实qíshí(1)∶承上文转折,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画家其实并非不懂世故(2)∶确实;的确其实不是她说的那个意思1.实际情况;实际上,事实上。《孟子·滕文公上》:“夏后氏五十而贡,殷人七十而助,周人百亩而彻,其实皆什一也。”《...
◎历来lìlái(1)∶过去多年(次)以来;从来我们历来相信科学(2)∶远古以来这些岛屿历来都是中国的领土过去多年(次)以来;从来。《英烈传》第六三...
◎向来xiànglái(1)∶一贯如此(2)∶先前向来之烟霞。——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向来不过笼络耳。——清·梁启超《谭嗣同传》1.刚才;方才。《后汉书·方术传下·华佗》:“佗尝行道,见有病咽塞者,因语之曰:...
◎根本gēnběn比喻事物的本源、根基两种教义在根本上是一致的水、土是农业的根本他们的思想,从根本上说,并没有超出宋儒理学。——《事事关心》◎根本gēnběn基础或本质根本原因根本的基础学科,就是研究物质运动基本规律的物理,加上作...
◎正本zhèngběn(1)∶备有副本的图书,别于副本的称正本(2)∶文书或文件的正式的一份(3)∶从根本上进行整顿(4)[makee...
本来的词语分解
1.草木的根:~草(泛指中药)。无~之木。2.事物的根源,与“末”相对:~末(头尾;始终)。根~(根源;彻底;本质上)。3.草的茎,树的干:草~植物。4.中心的,主要的:~部。~体。5.原来:~来。~领。6.自己这方面的:~国。~身。~位。~分(fèn)。
1.从别的地方到说话人所在的地方(跟“去”相对):~往。~宾。~信。从县里~了几个干部。2.(问题、事情等)发生;来到:问题~了。开春以后,农忙~了。3.做某个动作(代替意义更具体的动词):胡~。~一盘棋。~一场篮球比赛。你歇歇,让我~。何必~这一套?4.趋向动词。跟“得”或“不”连用,表示可能或不可能:他们俩很谈得~。这个歌我唱不~。5.用在另一动词前面,表示要做某件事:你~念一遍。大家~想办法。6.用在另一动词或动词结构后面,表示来做某件事:我们贺喜~了。他回家探亲~了。7.用在动词结构(或介词结构)与动词(或动词结构)之间,表示前者是方摘了一个荷叶~当雨伞。你又能用什么理由~说服他呢?8.来着:这话我多会儿说~?9.未来的:~年。~日方长。10.姓。11.诗歌、熟语、叫卖声里用作衬字:正月里~是新春。不愁吃~不愁穿。黑白桑葚~大樱桃。12.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朝着说话人所在的地方:把锄头拿~。各条战线传~了振奋人心的消息。13.用在动词后,表示结果:信笔写~。一觉醒~。说~话长。看~今年超产没有问题。想~你是早有准备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