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见
zì xiàn自见的意思和解释
自我表白;显露自己。 汉 司马迁 《报任少卿书》:“垂空文以自见。” 宋 曾巩 《赠职方员外郎苏君墓志铭》:“然古之人,亦不必皆能自见,而卒有传於后者,以世有发明之者耳。” 明 方孝孺 《复郑好义书》之二:“所贵乎君子者,以能兼容并蓄,使才智者有以自见,而愚不肖者有以自全。”
1. 犹自知。《庄子·骈拇》:“吾所谓明者,非谓其见彼也,自见而已矣。” 三国 魏 曹丕 《典论·论文》:“家有敝帚,享之千金,斯不自见之患也。”
2. 自然可见。《三国志·魏志·王肃传》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读书百遍而义自见。”《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十四·艳歌行一》:“语卿且勿眄,水清石自见。” 唐 韩愈 《答刘秀才论史书》:“后之作者,在据事跡实録,则善恶自见。”
自见的词语分解
1.自己:~动。~卫。~爱。~力更生。~言~语。~告奋勇。~顾不暇。不~量力。2.自然;当然:~不待言。公道~在人心。两人久别重逢,~有许多话说。3.姓。4.从;由:~小。~此。~古。~远而近。~北京出发。选~《人民日报》。来~各国的朋友。
jiàn1.看到:看~。罕~。~微知著。~义勇为。~异思迁。2.接触,遇到:怕~风。~习。3.看得出,显得出:~效。相形~绌。4.(文字等)出现在某处,可参考:~上。~下。5.会晤:会~。接~。6.对事物观察、认识、理解:~解。~地(见解)。~仁~智(指对同一问题各人从不同角度持不同看法)。7.助词,表示被动或对我如何:~外。~教。~谅(原谅我)。~笑(被讥笑)。8.姓。xiàn1.古同“现”,出现,显露。2.古同“现”,现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