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去
bì qù避去的意思和解释
【 】
避开;离去。 汉 焦赣 《易林·随之讼》:“逐兔驱狼,避去不祥。”《宋史·王旦传》:“其廨旧传有物怪凭戾,居多不寧。 旦 将至前夕,守吏闻羣鬼啸呼云:‘相君至矣,当避去。’自是遂絶。” 明 袁宏道 《灵岩》:“余笑谓僧曰:‘此美人环珮釵釧声,若受具戒乎?宜避去。’”
【 】
避去的词语分解
1.躲开;回避:退~。~而不谈。~一会儿雨。2.防止:~孕。~雷针。
1.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跟“来”相对):~路。~向。从成都~重庆。他~了三天,还没回来。2.离开:~国。~世。~职。~留两便。3.失去;失掉:大势已~。4.除去;除掉:~病。~火。~皮。这句话~几个字就简洁了。5.距离:两地相~四十里。~今五十年。6.过去的(时间,多指过去的一年):~年。~秋(去年秋天)。~冬今春。7.婉辞,指人死:他不到四十岁就先~了。8.表示离开说话人所在地自行做某件事时用“去”,表示到说话人所在地参与某件事时用“来”。9.的“去”可以一前一后同时用,表示去了要做某件事:他~听报告~了。10.用在“大、多、远”等形容词后,表示“非常…”,“…极了”的意思(后面加“了”):这座楼可大了~了!。他到过的地方多了~了!⑿去声:平上~入。11.扮演(戏曲里的角色):在《断桥》中,他~白娘子。12.用在动词后,表示人或事物随动作离开原来的地方:拿~。捎~。13.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继续等:信步走~(=过去)。让他说~(=下去)。一眼看~(=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