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论
zhèng lùn正论的意思和解释
1. 谓正直地议论事情。《汉书·夏侯胜传》:“人臣之谊,宜直言正论,非苟阿意顺指。” 晋 葛洪 《抱朴子·汉过》:“进则切辞正论,攻过箴闕。”《秦併六国平话》卷中:“御史纠是察非,臺諫中书忠言正论。”
2. 正确合理的言论。 宋 叶适 《祭黄尚书文》:“公存匪石,终始根柢;常扶正论,独引大体。”《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五回:“你这个自是正论。然而我看他们化的钱,实在寃枉得可笑!” 茅盾 《杂感二题》:“这是客观的看法,也是适时的正论。”
正论的词语分解
zhèng1.垂直或符合标准方向(跟“歪”相对):~南。~前方。前后对~。这幅画挂得不~。2.位置在中间(跟“侧、偏”相对):~房。~院儿。3.用于时间,指正在那一点上或在那一段的正中:~午。4.正面(跟“反”相对):这张纸~反都很光洁。5.正直:~派。公~。方~。心术不~。6.正当:~路。~理。钱的来路不~。7.(色、味)纯正:~红。~黄。颜色不~。味道不~。8.合乎法度;端正:~楷。~体。9.属性词。基本的;主要的(区别于“副”):~文。~编。~本。~副主任。10.姓。zhēng正月:新~。
lùn1.分析和说明道理:评~。议~。2.分析和说明道理的言论、文章或理论:舆~。社~。历史唯物~。3.评定;看待:~罪。相提并~。4.介词。按照:~堆卖。~件计工。lún〔论语〕儒家经典之一。孔子弟子编纂的有关孔子言行的记录。共二十篇。内容有孔子谈话、答弟子问和弟子间的谈话,涉及政治、经济、教育、道德和哲学等,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资料。宋代把它和《大学》《中庸》《孟子》合为《四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