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允
míng yǔn明允的意思和解释
1. 明察而诚信。《左传·文公十八年》:“昔 高阳氏 有才子八人……齐圣广渊,明允篤诚,天下之民谓之八愷。” 唐 元稹 《赠郑馀庆太保》:“追书保养之荣,用彰明允之德。” 宋 曾巩 《左仆射门下侍郎王珪追封三代并妻制·祖贽追封魏国公》:“具官某,明允纯篤,德业惟茂。” 清 戴名世 《<四书朱子大全>序》:“惟得一明允之吏,片言立剖,而纷紜之辨顿息。”
2. 严明恰当。《资治通鉴·晋孝武帝太元十四年》:“足下听断明允,庶事无滞,则吏慎其负,而人听不惑矣。”《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所以做官的切不可率意断狱,任情用刑,也要求个公平明允。”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四:“后有族人与他姓訐讼,族长请之于官,判决明允,官民皆服。”
明允的词语分解
1.明亮(跟“暗”相对):~月。天~。灯火通~。2.明白;清楚:问~。讲~。分~。去向不~。3.公开;显露在外;不隐蔽(跟“暗”相对):~说。~令。~沟。~枪易躲,暗箭难防。4.眼力好;眼光正确;对事物现象看得清:聪~。英~。精~强干。耳聪目~。眼~手快。5.光明:弃暗投~。~人不做暗事。6.视觉:双目失~。7.懂得;了解:深~大义。不~利害。8.表明;显示:开宗~义。赋诗~志。9.明明:你~知道他不会,干吗还要为难他呀?10.次于今年、今天的:~天。~晨。~年。~春。11.朝代,公元1368—1644,朱元璋所建。先定都南京,永乐年间迁都北京。12.姓。
1.允许:应~。不~。~诺。2.姓。3.公平;适当:~当。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