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曲
sān qǔ三曲的意思和解释
1. 古丧礼的一种哀声。谓一举声而三折。《礼记·间传》:“斩恐�哭,若往而不反;齐恐�哭,若往而反;大功之哭;三曲而偯;小功緦麻,哀容可也。此哀之发於声音者也。” 郑玄 注:“三曲,一举声而三折也。”
2. 唐 长安 城北 平康里 之歌妓聚居区,分一曲、二曲、中曲,合称三曲。见 唐 孙棨 《北里志·海论三曲中事》。 宋 金盈之 《醉翁谈录·平康巷陌记·平康总序》:“多有游惰者於三曲中而为诸媪所养,俗呼为庙客。”
3. 酒名。曲酒中品级最低的一种。 克非 《春潮急》四三:“﹝ 李春山 ﹞因为心里分外高兴,便不想马上回去,到酒店要了四两三曲,慢慢喝着。”
三曲的词语分解
1.二加一后所得的数目。见〖数字〗。2.表示多数或多次:~思。~缄其口。3.姓。
qǔ1.一种韵文形式,出现于南宋和金代,盛行于元代,是受民间歌曲的影响而形成的,句法较词更为灵活,多用口语,用韵也更接近口语。一支曲可以单唱,几支曲可以合成一套,也可以用几套曲子写成戏曲。2.(~儿)歌曲:~调。戏~。小~儿。高歌一~。3.歌谱:《义勇军进行曲》是聂耳作的~。qū1.弯曲(跟“直”相对):~线。~尺。弯腰~背。山回水~。~径通幽。2.使弯曲:~肱而枕(肱:胳膊)。~突徙薪。3.弯曲的地方:河~。4.不公正;无理:是非~直。5.姓。6.用曲霉和它的培养基(多为麦子、麸皮、大豆的混合物)制成的块状物,用来酿酒或制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