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券
wén quàn文券的意思和解释
1. 文契,契约。《隋书·食货志》:“ 晋 自过 江 ,凡货卖奴婢马牛田宅,有文券。” 宋 周密 《齐东野语·谢惠国坐亡》:“於是区处家事,凡他人负欠文券,一切焚之。”《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九:“ 莫翁 看 寄儿 模样老实,也自欢喜,情愿僱佣,叫他写下文券。” 清 李渔 《奈何天·醉卺》:“且喜银子俱已上鞘,夫马俱已点齐,已曾告过主人,把一应帐目文券,交与兄弟 闕义 掌管。”
2. 公文案卷。 宋 司马光 《涑水记闻》卷九:“生 羌 归附者百餘帐,纳所得 元昊 文券袍带,无復贰心。”
文券的词语分解
1.字;语言的书面形式:甲骨~。英~。2.文章:散~。议论~。3.文言:半~半白。4.指文科:~理分科。5.非军事的。与“武”相对:~职。~武双全。6.柔和;不猛烈:~弱。~火。7.旧指礼节、仪式等:繁~缛节。8.指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水~。9.在身上、脸上刺画花纹或字:~身。~双颊。10.文饰;掩饰:~过饰非。11.⑪量词。用于旧时的铜钱:一~不值。
quàn票据或作凭证的纸片:入场~。债~。注:《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将“劵”作为“券”的异体字。其实“劵”本为“倦”的异体字,“券”和“劵”在意义上并无关联,故不将“劵”作为“券”的异体字。xuàn拱券,门、窗、桥梁等建筑成弧形的构件:发~。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