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正
shī zhèng失正的意思和解释
1. 谓失其正道。《穀梁传·桓公九年》:“使世子伉诸侯之礼而来朝, 曹伯 失正矣。诸侯相见曰朝。以待人父之道待人之子,以内失正矣。内失正, 曹伯 失正,世子可以已矣。”《孔子家语·子路初见》:“ 孔子 曰:‘夫人君而无諫臣则失正,士而无教友则失听。’”
2. 错误;讹误。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石经》:“ 天寳 中,予在太学,与博士诸生共论经籍失正,为欲建议请立大 唐 石经。”
失正的词语分解
1.丢掉:遗~。丧~。2.找不着:迷~路径。3.违背:~信。~约。4.没有把握住:~手。~足。5.没有达到目的:~意。~望。6.改变常态:~色。~神。7.错误:过~。千虑一~。
zhèng1.垂直或符合标准方向(跟“歪”相对):~南。~前方。前后对~。这幅画挂得不~。2.位置在中间(跟“侧、偏”相对):~房。~院儿。3.用于时间,指正在那一点上或在那一段的正中:~午。4.正面(跟“反”相对):这张纸~反都很光洁。5.正直:~派。公~。方~。心术不~。6.正当:~路。~理。钱的来路不~。7.(色、味)纯正:~红。~黄。颜色不~。味道不~。8.合乎法度;端正:~楷。~体。9.属性词。基本的;主要的(区别于“副”):~文。~编。~本。~副主任。10.姓。zhēng正月: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