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行大礼时铺设的五种不同的席子。即莞席、繅席、次席、蒲席、熊席。《周礼·春官·司几筵》:“掌五几、五席之名物,辨其用,与其位。” 郑玄 注:“五席:莞、藻、次、蒲、熊。” 陆德明 释文:“藻,本又作繅。”
1.四加一后所得的数目。见〖数字〗。2.姓。3.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作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6”。见〖工尺〗。
1.用苇篾、竹篾、草等编成的片状物,用来铺炕、床、地或搭棚子等:草~。凉~。炕~。一领~。2.座位;席位:出~。入~。缺~。退~。硬~。软~。来宾~。3.特指议会中的席位,表示当选的人数。4.成桌的饭菜;酒席:摆了两桌~。5.用于所说的话语或成桌的酒菜:一~话。一~酒。6.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