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下
zǎo xià枣下的意思和解释
1. 枣树下。因枣下攒聚有时,常用以喻人间的盛衰和世态炎凉。《古咄唶歌》:“枣下何攒攒,荣华各有时。夏欲初赤时,人从四边来;枣适今日赐,谁当仰视之?” 晋 潘岳 《笙赋》:“枣下纂纂,朱实离离。宛其落矣,化为枯枝。人生不能行乐,死何以虚謚为?”纂与“攒”通,聚貌。 唐 韩愈 《游青龙寺赠崔大补阙》诗:“ 桃源 迷路竟茫茫,枣下悲歌徒纂纂。”
2. 古曲名。《文选·潘岳<笙赋>》:“咏《园桃》之夭夭,歌《枣下》之纂纂。” 张詵 注:“《园桃》、《枣下》,古曲名。” 南朝 齐 谢朓 《同赋杂曲名·秋竹曲》:“欲求《枣下》吹,别有 江 南枝。” 南朝 梁 刘孝绰 《发建兴渚示到陆二黄门》诗:“犹闻《枣下》吹,尚识杏间堂。”
枣下的词语分解
1.枣树,落叶乔木,幼枝上有成对的刺,叶子卵形或椭圆形,花黄绿色。结核果,暗红色,卵形、椭圆形或球形,味甜,可以吃,也可入药。2.(~儿)这种植物的果实。3.(Zǎo)姓。
1.方位词。位置在低处的:~游。~部。山~。往~看。2.等次或品级低的:~等。~级。~策。~品。3.方位词。次序或时间在后的:~次。~半年。~不为例。4.向下面:~达。~行。5.方位词。表示属于一定范围、情况、条件等:名~。部~。在党的领导~。在这种情况~。6.表示当某个时间或时节:时~。节~。年~。7.用在数目字后面,表示方面或方位:两~都同意。往四~一看。8.姓。9.由高处到低处:~山。~楼。顺流而~。10.(雨、雪等)降落:~雨。~雪。~霜。11.发布;投递:~命令。~通知。~战书。12.去;到(处所):~乡。~车间。~馆子。13.退场:八一队的五号~,三号上。这一场戏你应该从右边的旁门~。14.放入:~种。~面条。~本钱。~网捞鱼。15.进行(棋类游艺或比赛):~围棋。咱们~两盘象棋吧!16.卸除;取下:~装。把敌人的枪~了。把窗户~下来。17.做出(言论、判断等):~结论。~批语。~定义。18.低于;少于:参加大会的不~三千人。19.用在“两、几”后面,表示本领、技能:他真有两~。就这么几~,你还要逞能?‖也说下子。20.表示由高处到低处:坐~。躺~。传~一道命令。21.表示有空间,能容纳:坐得~。这个剧场能容~上千人。这间屋子太小,睡不~六个人。22.表示动作的完成或结果:打~基础。定~计策。准备~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