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议
xié yì协议的意思和解释
◎ 协议 xiéyì
(1) [agree on]∶共同计议;协商
(2) [agreement;accord;concord]∶经过谈判、协商而制定的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文件
1. 共同计议;协商。《隋书·律历志中》:“二人协议,共短 孝孙 。” 宋 无名氏 《儒林公议》卷上:“ 弼 ( 富弼 )与 韩琦 协议,制以三年为率,不得復有干请。” 田汉 《卢沟桥》第四幕:“军长为着保持和平,还是委屈求全跟敌人协议,彼此撤兵。”
2. 统一意见。 宋 崔公度 《感山赋》:“同德一心,齐力协议。”
3. 经过谈判、协商而制定的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文件。《新华文摘》1981年第8期:“根据协议,停战线将以……实际控制线来划。”
4. 泛指双方经协商取得的一致意见。《人民文学》1981年第8期:“她从知青点参军后,和父亲达成过协议,对自己的出身绝对保密。”
协议的近义词
◎允诺yǔnnuò允许;同意欣然允诺允许,同意。《元典章·工部三·祇候》:“徒窥其官之所欲应而允诺。”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王大》:“燕子谷黄八官人放利债,同往贷之,宜必允诺。”巴金《春天里的秋天》:“哥哥的求婚得不到女家的允诺...
◎公约gōngyuē(1)(2)机关、团体或街道居民内部拟定的供共同遵守的章程卫生公约(3)两个以上国家商量涉及他们共同事务的规定(如有关邮资、版权或战争行动)版权公约万国邮政公约1.条约名称之一。国际间关于经济、技术或法律等方面专门问题的多边条...
◎制定zhìdìng定章程、计划、法规等制定权宜之计来应付紧急情况拟订;定出。《汉书·儿宽传》:“唯圣主所由,制定其当,非羣臣之所能列。”宋周煇《清波别志》卷中:“第八子得一,知贝州。王则反,不能死节,又为之制定仪注...
制定;拟订。魏巍《壮行集·祝福走向生活的人们》:“在他的心里,应该给自己制订出一部宪法,应该给自己树立起一条明朗有力的生活的律条。”邓小平《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我们制订教育规划应该与国家的劳动计划结合起来,切实考虑劳动就业发展的需要。”...
◎协定xiédìng(1)∶经过协商订立共同遵守条款的文件(2)∶经过谈判而达成的安排1.协商后订立的共同遵守的条款。魏巍《东方》第六部第六章:“任何光荣的协定对他来说都是...
◎合同hétong两人或几人之间、两方或多方当事人之间在办理某事时,为了确定各自的权利和义务而订立的各自遵守的条文1.各方执以为凭的契约、文书。《周礼·秋官·朝士》“凡有责者,有判书以治则听”唐贾公彦疏:“云判,半分而合者,即质剂、傅别、分...
網◎同意tóngyì(1)∶同心,一心上下同意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孙子》(2)∶意义相同;意旨相同。亦指用意相同日月与鬼神同意共指。——《论衡》(3)∶对某种主张表...
p>◎和议héyì战争双方的和谈会议p>p>1.关于停战、讲和的主张。宋沉作喆《寓简》卷八:“秦会之既主和议,大帅皆罢兵权。”明王琼《双溪杂记》:“正统己巳秋,兵部尚书于谦以社稷为重,力排和议。”2.与对方达成的和平协议。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繫...
《网》◎和谈hétán为恢复和平进行的谈判《网》《网》和平谈判。《李宗仁回忆录》第六六章:“我和美国外交家的接触,在和谈进行时达到高潮。”《网》...
◎契约qìyuē双方或多方共同协议订立的有关买卖、抵押、租赁等关系的文书1.指双方或多方共同协议订立的条款、文书。《魏书·鹿悆传》:“契约既固,未旬,综果降。”唐白居易《与执恭诏》:“欲求契约,固合允从。”2.特指由双方依法订立有关买卖、抵...
◎左券zuǒquàn古代称契约为券,用竹做成,分左右两片,左片叫左券,是索取偿还的凭证。后来说有把握叫“操左券”人生为农最可愿,得饱正如持左券。——宋·陆游《禽言》古代契约分为左右两片,左片称左券,由债权人收执,用为...
◎条约tiáoyuē由授权代表正式签字、得到国家合法权威批准的在两个或更多的政府当局(如国家或君主)之间签署的契约1.条例,规章。唐司空图《唐故宣州观察使检校礼部王公行状》:“公举奏条约,给官緡以僦水工,自是行役不淹,人遂安逸。”宋苏舜卿《上范希文书》:...
◎答应dāying(1)∶出声回答(2)∶表示允诺、同意我答应这事交给王先生办了我们请他来参加讨论会,他答应了1.感应,回应。《后汉书·五行志一》“灵帝熹平五年夏,旱”李贤注引汉蔡邕《伯夷叔齐碑》:“熹平五...
◎订交dìngjiāo结为朋友谓彼此结为朋友。明叶盛《水东日记·王孟端遗事》:“毘陵王紱孟端,高介絶俗之士,所订交皆一时名人,遇流俗辈輒白眼视之。”清申涵光《孝廉郑公墓志铭》:“蕙圃先生幼颖悟,为文渊渟犀利,迈其儕流,...
1.修订;校定。《宋史·儒林传七·魏了翁》:“乃著《九经要义》百卷,订定精密,先儒所未有。”明宋濂《<孝经集善>序》:“元室之初,吴文正公出于临川,又以今文为正,颇遵刊误章目,重加订定,而为之训解,其旨益明而无遗憾矣。”鲁迅《<准风月谈>后记》:“我幸而藏着原本,现在订定标点,照...
◎赞同zàntóng赞许,认同这一理论受到了广泛的赞同1.参与促成。《北史·李元护传》:“叔业归顺,元护赞同其谋。”2.赞成;同意。鲁迅《<呐喊>自序》:“独有叫喊于生人中,而生人并无反应,既非赞同,也无反对,如置身毫无边际的荒原,无可措手的了。”叶圣陶《倪焕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