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蕃
tǔ bō吐蕃的意思和解释
公元七至九世纪,我国古代藏族所建政权。据有今 西藏 地区全部,盛时辖有 青藏高原 诸部,势力达到西域、 河陇 地区。其赞普 松赞干布 、 弃隶缩赞 先后与 唐 文成公主 、 金成公主 联姻,与 唐 经济文化联系至为密切。 吐蕃 政权崩溃后, 宋 、 元 、 明 史籍仍习惯沿称 青藏高原 及当地土著族为 吐蕃 ,一作 吐番 。 元 中统 间改称 乌斯藏 。
吐蕃的词语分解
tǔ1.使东西从嘴里出来:~核儿(húr)。~痰。2.从口儿或缝儿里长出来或露出来:~穗儿。~絮。蚕~丝。3.说出来:谈~。~露。~字。~实情。tù1.(消化道或呼吸道里的东西)不自主地从嘴里涌出:呕~。~血。上~下泻。2.比喻被迫退还侵占的财物。
fān茂盛。 【组词】:蕃茂滋生、繁殖。 【组词】:蕃育、蕃息、蕃衍众多。通「繁」。 【组词】: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宋.周敦颐〈爱莲说〉)fán茂盛。蕃茂滋生、繁殖。蕃育、蕃息、蕃衍众多。通「繁」。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宋.周敦颐〈爱莲说〉)bō见〖吐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