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词语 > 昭彰的意思

昭彰

zhāo zhāng
  • 拼音:zhaozhang
  • 注音:ㄓㄠ ㄓㄤ
  • 读音:zhāo zhāng
  • 繁体:

昭彰的意思和解释

◎ 昭彰 zhāozhāng

[flagrant; evident; clear; manifest] 显而易见;深重;远扬

丑行昭彰

信义昭彰。——唐· 李朝威《柳毅传》

亦作“ 昭章 ”。1.昭著;显著。亦谓使彰明。《汉书·王莽传上》:“昭章先帝之文功,明著祖宗之令德。” 南朝 梁 萧统 《<陶渊明集>序》:“词采精拔,跌宕昭彰,独超众类。” 宋 欧阳修 《集古录跋尾·唐李听神道碑》:“ 听 父子为 唐 名将,其勋业昭彰,故以碑考传,少所差异。” 清 林则徐 《会谕澳同知再行谕饬义律缴土交凶稿》:“夫杀人者死,天理昭彰,无论 中国 外夷,一命总须一抵。” 郭沫若 《洪波曲》第十三章六:“这一对暴发的大总统和副总统,昭彰的报应出现了。”

2. 光耀。 南朝 齐 王融 《三月三日曲水诗序》:“昭章云汉,暉丽日月。” 唐 元稹 《郊天日五色祥云赋》:“昭章文物,皆摛锦之相连。” 前蜀 杜光庭 《中元众修金箓斋词》:“昭彰帝纪,炳蔚人文。”

昭彰的近义词

  • 1.分明

    ◎分明fēnmíng(1)∶清楚(明白)状此七月望日之事也,汝在九原,当分明记之。——清·袁枚《祭妹文》(2)∶简单明了地这分明不对(3)∶清楚地划开界限1.明确;清楚。《韩非子·守道》:“法分明则贤不得夺...

  • 2.彰彰

    ◎彰彰zhāngzhāng清楚地显露出来,易于识别用意彰彰,何须再察昭著;明显。汉赵晔《吴越春秋·越王无馀外传》:“吾获覆釜之书,得以除天下之灾,令民归於里閭,其德彰彰若斯,岂可忘乎?”唐司空图《唐宣州王公行状》:“固已彰彰於四海,奚俟讚扬而后显哉!”《明史·单...

  • 3.彰着

    1.明显;显著。汉应劭《风俗通·过誉·长沙太守汝南郅恽》:“汝南,中土大郡,方城四十,养老復敬,化之至。延姦舋彰著,无与比崇。”李大钊《原人社会于文字书契上之唯物的反映》:“中国古代用贝为货币的遗迹,尤其彰著。”2.暴露,败露。《南史·范晔传》:“义康姦心衅跡,彰著遐邇,而至今无...

  • 4.明显

    ◎明显míngxiǎn(1)∶分明;清楚明白明显的优势(2)∶能够很容易被觉察到;感官立即可觉察;可以充分观察到明显的改变清楚地显露出来,容易让人看出或感觉到。《墨子·明鬼下》:“拟乎鬼神之明显。”《后汉书·西域传...

  • 5.明确

    ◎明确míngquè(1)∶清晰明白法院的判决是明确的和不可改变的(2)∶指概念表达得很明了清楚,使读者或听者不用思索便懂全文主旨明确◎明确míngquè使清晰、明白而肯定不移明...

  • 6.昭着

    彰明;显著。汉扬雄《剧秦美新》:“臣诚乐昭著新德,光之罔极。”《南齐书·高帝纪上》:“验往揆今,若斯昭著。”唐薛用弱《集异记补编·永清县庙》:“与民除害,阴功昭著。”清梁章鉅《归田琐记·鳌拜》:“迨后罪状昭著,而列圣犹曲加軫念,叠沛恩施。”...

  • 7.显明

    ◎显明xiǎnmíng清楚明白显明的对照1.光明高尚;贤明。《荀子·成相》:“许由、善卷,重义轻利,行显明。”《韩非子·说疑》:“如此臣者,虽当昏乱之主尚可致功,况於显明之主乎?此谓霸王之佐也。”汉刘向《列女传·齐灵仲子》:“...

  • 8.显然

    ◎显然xiǎnrán显而易见地显然她错了1.容易看出或感觉到;非常明显。《后汉书·周燮传》:“吾既不能隐处巢穴,追綺季之跡,而犹显然不远父母之国,斯因以滑泥扬波,同其流矣。”《四库全书总目·经一·周易正义》:“如斯之类,皆显然偏袒。”巴金《寒夜》二:“她正...

  • 9.鲜明

    p>◎鲜明xiānmíng(1)∶指色彩明亮色彩鲜明(2)∶一点不含糊的鲜明的立场(3)∶轮廓清楚的鲜明的印象p>p>1.色彩耀眼。《汉书·游侠传·陈遵》:“公府掾吏率皆羸车小马,不上鲜明。”《新唐书·李贞素...

  • 昭彰的词语分解

  • 1.昭的解释 昭(读音:zhāo)部首

    1.明显;显著:~彰。~著。2.表明;显示:以~信守。3.姓。

  • 2.彰的解释 彰(读音:zhāng)部首

    1.明显;显著:昭~。欲盖弥~。相得益~。2.表彰;显扬:~善瘅恶。3.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