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者
zhì zhě智者的意思和解释
◎ 智者 zhìzhě
[sage] 有智谋或智慧过人的人
1. 有智谋或智慧的人。《韩非子·主道》:“明君之道,使智者尽其虑。”《淮南子·主术训》:“物之可备者,智者尽备之;可权者,尽权之。此智者所以寡患也。” 元 柳贯 《过闸行》:“圣人乘运智者谋,尚忆当年 河 事始。” 公刘 《哀诗魂--怀诗人郭小川同志》诗之五:“我,半是智者,半是懦夫。”
2. 即 南朝 陈 至 隋 高僧、天台宗的实际创始人 智顗 (公元538-597年)。 隋 开皇 十一年,受“智者”之号。见 唐 道宣 《续高僧传》卷十七。 唐 贾岛 《送僧归天台》诗:“妙字研磨讲,应齐 智者 踪。”
智者的近义词
◎先哲xiānzhé先世的贤人亦作“先喆”。先世的贤人。汉张衡《思玄赋》:“仰先哲之玄训兮,虽弥高而弗违。”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序志》:“不述先哲之誥,无益后生之虑。”唐李咸用《放歌行》:“至哉先哲言,於物不凝滞。”清冯桂芬《<明...
◎圣人shèngrén(1)∶德高望重、有大智、已达到人类最高最完美境界的人,有时也专指孔子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唐·韩愈《师说》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韩非子·五蠹》(2)∶封建时代对君主的尊称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明·张溥《...
◎圣贤shèngxián圣人与贤人的合称;亦指品德高尚,有超凡才智的人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1.圣人和贤人的合称。亦泛称道德才智杰出者。《易·鼎》:“彖曰:圣人亨以享上帝,而大亨以养圣贤。”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
智者的词语分解
1.有智慧;聪明:明~。~者千虑,必有一失。2.智慧;见识:足~多谋。~勇双全。吃一堑,长一~。3.姓。
1.用在形容词、动词或形容词性词组、动词性词组后面,表示有此属性或做此动作的人或事物:强~。老~。作~。读~。胜利~。未渡~。卖柑~。符合标准~。2.用在某某工作、某某主义后面,表示从事某项工作或信仰某个主义的人:文艺工作~。共产主义~。3.用在“二、三”等数词和“前、后”等方位词后面,指上文所说的事物:前~。后~。二~必居其一。两~缺一不可。4.用在词、词组、分句后面表示停顿:风~,空气流动而成。5.用在句尾表示希望或命令的语气(多见于早期白话):路上小心在意~!6.姓。7.指示代词。义同“这”(多见于早期白话):~番。~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