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尘
xíng chén行尘的意思和解释
行走时扬起的尘埃。常用以形容远行者。 南朝 梁 江淹 《别赋》:“驱征马而不顾,见行尘之时起。” 唐 王维 《观别者》诗:“车从望不见,时时起行尘。” 宋 吴元扆 《冬日赴郡旅怀漫赋》诗:“雁引乡心切,灯偏旅夜亲。高堂应倚杖,落日望行尘。”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四:“晤 佟 进士 濬 ,言其母 赵夫人 苦节能诗,《祭灶》云:‘再拜东厨司命神,聊将清水饯行尘。年年破屋多灰土,须恕夫亡子幼人。’”
行尘的词语分解
háng行为举止。 【组词】:品行、操行、德行hàng→行行héng见〖道行〗。xíng走、走路。直行、前行、寸步难行前往。南行、与子偕行流动、流通。发行、运行、风行一时做、从事、实施。行医、行善、实行可以。只要尽力去做就行了。能干、能力强。你真行。行书的简称。行草、行楷、真行不久、将要。行将就木一种乐府和古诗的体裁。〈短歌行〉、〈琵琶行〉量词。计算酌酒奉客的单位。宾主百拜,而酒三行。(汉.扬雄《法言.修身》)
1.飞扬的或停附在物体上的灰土:~埃。2.佛教道教指现实世界:红~。~凡。3.行迹;踪迹:步人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