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道
sān dào三道的意思和解释
1. 指人子事亲的三种孝道,即生养、死葬和祭祀。《礼记·祭统》:“是故孝子之事亲也,有三道焉:生则养,没则丧,丧毕则祭。”
2. 三路。《北史·齐武成帝纪》:“ 周 将 杨忠 ……等二十餘万人,自 恒州 分为三道,杀掠吏人。”
3. 指国体、人事、直言。《汉书·晁错传》:“选贤良明於国家之大体,通於人事之终始及能直諫者,各有人数,将以匡朕之不逮,二三大夫之行,当此三道。” 颜师古 注引 张晏 曰:“三道:国体、人事、直言也。” 南朝 齐 王融 《永明九年策秀才文》:“懋陈三道之要,以光四科之首。”
4. 三道试题。《新唐书·选举志上》:“答时务策三道。”
5. 指古代军事理论上的正道,奇道,伏道。 宋 苏洵 《权书·攻守》:“攻者有三道焉,守者有三道焉。三道:一曰正,二曰奇,三曰伏。”
三道的近义词
《网》◎别致biézhi与众不同,新奇湘云笑道:“这倒别致。”——《红楼梦》《网》《网》1.另一种解释。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桓水》:“斯乃玄之别致,恐乖《尚书》因桓之义。”2.别趣。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七:“艳词非其年所长,然此...
p>◎推断tuīduàn(1)∶根据事实或前提推论我们看到烟就推断有火(2)∶判断推断国家命运p>p>判断。续范亭《感言》:“真要推断国家命运,必须先推断世界命运。”王西彦《古屋》第二部一:“这是从我的这间房子的四堵墙壁上的各种大小不一的...
◎熟知shúzhī清楚地知道熟知学校里的那些课程十分了解,清楚地知道。唐杜甫《解闷》诗之七:“熟知二谢将能事,颇学阴何苦用心。”《三国演义》第四五回:“先生久居汉上,熟知地理。”闻一多《神话与诗·端节的历史教育》:“古代吴越人‘断发文身’,是我们熟知的...
◎熟识shúshi认识某人较久;认识事物较深刻有几个和我熟识的同学也很不平。——《藤野先生》1.对某人认识得比较久,或对某种事物了解得比较透彻。唐李敬方《太和公主还宫》诗:“生还侍儿少,熟识内家稀。”宋叶适《姚君俞墓志铭》:“君俞曳破鞋出逆,相视恍然,如旧已熟...
三道的词语分解
1.二加一后所得的数目。见〖数字〗。2.表示多数或多次:~思。~缄其口。3.姓。
1.道路:铁~。大~。人行~。羊肠小~。2.水流通行的途径:河~。下水~。黄河故~。3.方向;方法;道理:志同~合。头头是~。以其人之~,还治其人之身。得~多助,失~寡助。4.道德:~义。5.技艺;技术:医~。茶~。花~。书~。6.学术或宗教的思想体系:尊师重~。传~。卫~士。7.属于道教的,也指道教徒:~院。~士。~姑。老~。一僧一~。8.指某些封建迷信组织:一贯~。9.线条;细长的痕迹:画了两条横~儿,一条斜~儿。10.姓。11.我国历史上行政区域的名称。在唐代相当于现在的省,清代和民国初年在省的下面设道。12.某些国家行政区域的名称。13.说:~白。能说会~。一语~破。14.用语言表示(情意):~喜。~歉。~谢。15.说(跟文言“曰”相当,多见于早期白话)。16.以为;认为:我~是谁呢,原来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