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正
dìng zhèng订正的意思和解释
◎ 订正 dìngzhèng
[make correction;amend] 校正错误文字
订正版
谓校订、改正文字或计算中的谬误。《宋书·礼志一》:“其书文清义约,诸所发明,或是《左氏》、《公羊》所不载,亦足有所订正。” 宋 刘挚 《谢馆职启》:“小言之则订正国籍文字之异同,大言之则预闻朝廷政事之论议。” 清 周亮工 《又与高康生书》:“文选烦足下订其讹字,即一圈一点,皆烦订正。” 孙犁 《澹定集·<幸存的信件>序》:“现将有关我的创作者,略加订正,发表出来,供读者参考。”又如:这两道算术题要订正。
订正的近义词
◎修订xiūdìng编者对文章(如古代作家的著作)的修改订正修改订正。宋朱熹《答滕德章》:“熹旧所为书,近加修订,稍有条理。”田北湖《论文章源流》:“虑其害政,而削其迹;孔氏修订国典,更有黜除。”...
纠正错误文字勘误表更多解释校正书刊中文字上的错误。如:勘误表。...
◎改正gǎizhèng纠正错误改正实际工作中存在的“攀比风”把错误的改为正确的。《汉书·谷永传》:“不求之身,无所改正……是循不享之迹,无谢过之实也,天责愈深。”宋何薳《春渚纪闻·作文不惮屡改》:“欧阳文忠公作文既毕,贴之墙壁,坐卧观之,改正尽...
汉◎改良gǎiliáng(1)∶去掉事物的某些缺点,使之更适合要求看来研磨色料的方法得讲求改良。——《景泰蓝的制作》(2)∶改善改良工人、职员、教员和抗日军人的待遇。——毛泽东《为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而斗争》汉汉1.去掉事物的某些缺点,使它更...
◎改进gǎijìn(1)(2)改变原有状况,使得到提高不断改进这种电子蛙眼,并把它用到雷达系统中,就可以准确地把预定要搜索的目标同其他物体分开。——《眼睛与仿生学》(3)提高价值或质量使之更有利可图、更优良、更受人欢迎改进展品的布置改变旧有情况,使...
◎更改gēnggǎi变更;改动更改航线更改设计改变;改换;改动。《汉书·韩延寿传》:“潁川由是以为俗,民多怨讐,延寿欲更改之。”元无名氏《黄花峪》第二折:“我更改了这衣服,打扮箇货郎儿去。”清昭槤《啸亭杂录·不改常度》:“仁皇临御六十餘...
◎更正gēngzhèng(1)(2)改正已发表的谈话或文章中的有关内容或字句上的错误予以更正(3)特指改正声明更正启示改正已发表的谈话或文章中有关内容或字句上的错误。宋司马光《涑水记闻》卷三:“奏其有不当,则驳下更正之。”明沉德符《野获编补...
《网》◎纠正jiūzhèng指改正错误、不公正或对标准的偏离纠正错误《网》《网》1.犹纠举。晋袁宏《后汉纪·顺帝纪一》:“是时司隶校尉虞翊,纠正邪枉无所迴避。”《隋书·孝义传·李德饶》:“转监察御史,纠正不避贵戚。”2.改正。明宋濂《送张编修赴南阳教授序》:“夫...
【】考核订正。宋秦观《谋主》:“将有天下之事,未尝不先於谋。故考订卿士之议,参酌庶人之言,所以谋之於明也。”元揭傒斯《孔氏谱序》:“拜曲阜林庙,且因以考订其谱谍,而收其所未续者。”清沉复《浮生六记·闺房记乐》:“若必考订其文法,是责明於垢鉴矣。”刘师培《论近世文学之变迁》:“昔阳...
订正的词语分解
1.经过研究商讨而立下(条约、契约、计划、章程等):~婚。~合同。2.预先约定:预~。~报纸。3.改正(文字中的错误):~正。修~。校~。4.装订:~书机。用纸~成一个本子。
zhèng1.垂直或符合标准方向(跟“歪”相对):~南。~前方。前后对~。这幅画挂得不~。2.位置在中间(跟“侧、偏”相对):~房。~院儿。3.用于时间,指正在那一点上或在那一段的正中:~午。4.正面(跟“反”相对):这张纸~反都很光洁。5.正直:~派。公~。方~。心术不~。6.正当:~路。~理。钱的来路不~。7.(色、味)纯正:~红。~黄。颜色不~。味道不~。8.合乎法度;端正:~楷。~体。9.属性词。基本的;主要的(区别于“副”):~文。~编。~本。~副主任。10.姓。zhēng正月: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