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破
dú pò读破的意思和解释
◎ 读破 dúpò
[pronounce variedly] 同一个字形因意义不同而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读法时,按通常读法以外的读法去读,叫做读破,如“爱好”的“好”不读 hǎo而读 hào
1. 唐 杜甫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后以“读破”指读书读得多,并读通了。 郭沫若 《海涛集·我是中国人》:“ 日本 人对于 中国 的文言文是比较容易领会的,因为他们积了一千年的经验,有他们的一套办法,读破我们的文言文。” 李光 《集诗述感》诗:“读破《孙》《吴》不一试,至今头白走江湖。”
2. 改变一个字的原来读音以表示词义的转变。通常是声调的改变。如“长幼”的“长”不读cháng而读zhǎng,“喜好”的“好”不读hǎo而读hào。 郭沫若 《我的童年》第三篇六:“这是她的观察力的锐敏的地方,我隐隐地佩服她,她好像读破了我的心。”
读破的词语分解
dú字的念法;读音:异~。“长”字有两~。dòu语句中的停顿。古代诵读文章,分句和读,极短的停顿叫读,稍长的停顿叫句,后来把“读”写成“逗”。现代所用逗号就是取这个意义,但分别句逗的标准不同。见〖句读〗。
1.完整的东西受到损伤变得不完整:手~了。纸戳~了。袜子~了一个洞。2.使损坏;使分裂;劈开:~釜沉舟。势如~竹。~开西瓜。3.整的换成零的:一元的票子~成两张五角的。4.突破;破除(规定、习惯、思想等):~格。~例。~记录。5.打败(敌人);打下(据点):攻~城池。大~敌军。6.花费:~钞。~费。~工夫。7.使真相露出;揭穿:说~。一语道~。案子已经~了。8.受过损伤的;破烂的:~衣服。房子很~了。9.讥讽东西或人不好(含厌恶意):谁看那~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