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费
zá fèi杂费的意思和解释
1. 正项开支以外的零碎费用。《儒林外史》第三一回:“几两银子如何使得?至少也要买口十六两银子的棺材,衣服、杂费,共须二十金。” 清 薛福成 《应诏陈言疏》:“其公私杂费,与一切陋规,莫不按亩加派。” 鲁迅 《书信集·致吴渤》:“印费是共三百五十余元,连杂费在内,平均每本一元二角。”
2. 学校为杂项开支而向学生收的费用。如:学生每学期要缴纳学费、杂费。
杂费的近义词
1.间杂使用。《后汉书·光武帝纪下》:“初,王莽乱后,货币杂用布、帛、金、粟。是岁,始行五銖钱。”清薛福成《书<汉书·外戚传>后六》:“大抵光之秉政,公私杂用,总之不学无术而已。”2.杂项开支。宋曾巩《本朝政要策·义仓》:“高宗又开杂用之禁,神龙之后,纲理疏阔,而义仓遂废殆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