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词语 > 伏罪的意思

伏罪

fú zuì
  • 拼音:fuzui
  • 注音:ㄈㄨˊ ㄗㄨㄟˋ
  • 读音:fú zuì
  • 繁体:

伏罪的意思和解释

◎ 伏罪 fúzuì

[admit one's guilty] 原指受到应有的惩罚;现指承认自己所犯的罪行

1. 服罪;认罪。《史记·循吏列传》:“追而不及,不当伏罪,子其治事矣。” 宋 叶适 《朝议大夫王公墓志铭》:“ 彭 遂伏罪,一州称明。”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四》:“妇不知此事先为所侦,遂惶骇伏罪。”

2. 过去未暴露的罪行。《汉书·元后传》:“是岁, 新都侯 莽 告 长 伏罪与 红阳侯 立 相连, 长 下狱死, 立 就国。” 颜师古 注:“伏罪谓旧罪阴伏未发者也。”《东观汉记·北海靖王刘兴传》:“县吏 张申 有伏罪, 兴 收 申 案论,郡中震慄。”

伏罪的近义词

  • 1.服罪

    p>1.承认罪责。《荀子·君子》:“则虽隐窜逃亡之,由不足以免也,故莫不服罪而请。”《史记·三王世家》:“於是燕王旦乃恐惧服罪,叩头谢过。”唐韩愈《贺徐州张仆射白兔书》:“人立而拱,非禽兽之事;革而从人,且服罪也。”《警世通言·赵太祖千里送京娘》:“公子看见众嘍囉中,陈名亦在其内...

  • 2.认罪

    網◎认罪rènzuì承认自己的罪行证据确凿,不认罪是徒劳的網網承认自己的罪行。明吕天成《齐东绝倒》第二出:“等着我为君的去升座,便把老头儿认罪儘凭他。”《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三回:“后来同乡官知道这件事,便把弥轩叫到会馆里来,大众责备了他一番,要他对祖父叩头...

  • 伏罪的词语分解

  • 1.伏的解释 伏(读音:)部首

    1.身体向前靠在物体上;趴:~案。~在桌子上。2.低下去:起~。此起彼~。3.隐藏:潜~。~击。昼~夜出。4.初伏、中伏、末伏的统称;伏天:入~。初~。三~天。每~十天。5.屈服;低头承认;被迫接受:~诛。6.使屈服;降伏:降龙~虎。7.姓。8.伏特的简称。1安的电流通过电阻为1欧的导线时,导线两端的电压是1伏。

  • 2.罪的解释 罪(读音:zuì)部首

    本义为犯法的行为,引申为“过失,把过失归到某人身上”、“刑罚”、“苦难,痛苦”。1.作恶或犯法的行为:犯~。2.过失;错误:此天之亡我,非战之~也。——《史记》。3.苦难;祸殃:受~;~殃。4.刑罚:墨~五百,劓~五百…杀~五百。——《汉书·刑法志》。5.归罪于:禹、汤~己,其兴也悖焉。——《左传·庄公十一年》。6.惩罚;治罪:过不~,无功受赏,虽亡不变亦可乎?——《韩非子·五蠹》

  • 伏罪的相关词语

    伏罪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