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号
yī hào一号的意思和解释
一声号哭。《晋书·阮籍传》:“性至孝,母终,正与人围棊,对者求止, 籍 留与决赌。既而饮酒二斗,举声一号,吐血数升。”
1. 一种勋号或名号。 三国 魏 曹植 《求通亲亲表》:“若得辞远游,戴武弁,解朱组,佩青紱,駙马奉车,趣得一号……乃臣丹情之至愿,不离於梦想者也。”
2. 一个号令。《朱子语类》卷二一:“若不敬,则欲不可得。如出一令,发一号,自家把不当事忘了,便是不信。”
3. 又称。《三国志·蜀志·董允传》“七年,以侍中守尚书令,为大将军 费禕 副贰” 裴松之 注引 晋 常璩 《华阳国志》:“时 蜀 人以 诸葛亮 、 蒋琬 、 费禕 及 允 为相,一号四英也。”
4. 一帮。《儒林外史》第二二回:“昨晚一号几十隻船都湾在这里,那一个敢开?”
5. 犹一种。《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二回:“惟有这一号纸,是做不出来的,卖了一张,我就短了一张的了。” 周立波 《山乡巨变》上七:“你不晓得这妹子的根基呢?一号藤子接一号瓜,没有错的。”
一号的词语分解
1.最小的正整数。见〖数字〗。2.表示同一:咱们是~家人。你们~路走。这不是~码事。3.表示另一:番茄~名西红柿。4.表示整个;全:~冬。~生。~路平安。~屋子人。~身的汗。5.表示专一:~心~意。6.表示动作是一次,或表示动作是短暂的,或表示动作是试试的。a)用在重叠的动词(多为单音)中间:歇~歇。笑~笑。让我闻~闻。b)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笑~声。看~眼。让我们商量~下。7.用在动词或动量词前面,表示先做某个动作(下文说明动作结果):~跳跳了过去。~脚把它踢开。他在旁边~站,再也不说什么。8.与“就”配合,表示两个动作紧接着发生:~请就来。~说就明白了。9.一旦;一经:~失足成千古恨。10.“一”字单用或在一词一句末尾念阴平,如“十一、一一得一”,在去声字前念阳平,如“一半、一共”,在阴平、阳平、上声字前念去声,如“一天、一年、一点”。本词典为简便起见,条目中的“一”字,都注阴平。11.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作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见〖工尺〗。
hào1.名称:国~。年~。2.原指名和字以外另起的别号,后来也指名以外另起的字:苏轼字子瞻,~东坡。孔明是诸葛亮的~。3.商店:商~。银~。分~。宝~。4.标志;信号:记~。问~。加减~。暗~儿。击掌为~。5.排定的次第:挂~。编~。6.表示等级:大~。中~。小~。五~字。7.种;类:这~人甭理他。这~生意不能做。8.(~儿)指某种人员:病~。伤~。彩~。9.表示次序(多放在数字后)。a)一般的:第三~简报。门牌二~。b)特指一个月里的日子:五月一~是国际劳动节。10.姓。11.号令:发~施令。12.号筒。13.军队或乐队里所用的西式喇叭。14.用号吹出的表示一定意义的声音:起床~。集合~。冲锋~。háo1.拖长声音大声叫唤:呼~。~叫。北风怒~。2.大声哭: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