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满
yī mǎn一满的意思和解释
1. 方言。一向。 欧阳山 《高干大》第十二章:“我一满没听说他有病呀!” 欧阳山 《高干大》第十三章:“平时 程区长 对合作社一满不帮忙。”
2. 方言。全都。 谢觉哉 《孔夫子与老农》:“这小子咀咀哝哝,讲的啥?咱们一满解不下。” 周戈 《一朵红花》第二场:“多亏那共产党呀,赶走那恶呀豺狼。给咱百姓一满翻了身,光景好过不发愁。” 折聚英 《太阳从这里升起》:“道理不说不明,说了大家也通了,一满同意在法律上规定:‘严格保护八路军现役军人的婚姻。’”
3. 方言。一共。 李古北 《农村奇事》二:“你可别丢人啦!赶紧把它弄回去吧!死活够本,一满不值两皮钱的老干棒,牙都老掉啦。”
一满的词语分解
1.最小的正整数。见〖数字〗。2.表示同一:咱们是~家人。你们~路走。这不是~码事。3.表示另一:番茄~名西红柿。4.表示整个;全:~冬。~生。~路平安。~屋子人。~身的汗。5.表示专一:~心~意。6.表示动作是一次,或表示动作是短暂的,或表示动作是试试的。a)用在重叠的动词(多为单音)中间:歇~歇。笑~笑。让我闻~闻。b)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笑~声。看~眼。让我们商量~下。7.用在动词或动量词前面,表示先做某个动作(下文说明动作结果):~跳跳了过去。~脚把它踢开。他在旁边~站,再也不说什么。8.与“就”配合,表示两个动作紧接着发生:~请就来。~说就明白了。9.一旦;一经:~失足成千古恨。10.“一”字单用或在一词一句末尾念阴平,如“十一、一一得一”,在去声字前念阳平,如“一半、一共”,在阴平、阳平、上声字前念去声,如“一天、一年、一点”。本词典为简便起见,条目中的“一”字,都注阴平。11.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作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见〖工尺〗。
1.全部充实;达到容量的极点:会场里人都~了。装得太~了。2.使满:~上这一杯吧!3.达到一定期限:假期已~。不~一年。4.全;整个:~身油泥。~屋子的烟。5.完全:~不在乎。~有资格。6.满足:~意。心~意足。7.骄傲:自~。~招损,谦受益。8.姓。9.满族:~人。